第60章 空中阁楼(2/2)

李大田数了数人头,一共有八个人。

他们向工坊请了一天假,立刻开始做准备。

罗氏和李冬至听说了,也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要过来帮忙烧水做饭。

不多时,李彦舟的小院就彻底热闹了起来。

三堂叔李老实扛著长梯,腰里別著篾刀来了。

李大山则带著大儿子李孟舟和二儿子李启舟,领著其他的小伙子,浩浩荡荡地去了料场。

“就这几根!在日头下晒了足足一个月,竹皮都泛青了,又干又硬,虫蛀不了,也不会走形!”

李大山指著几根顏色深沉、足有碗口粗的老毛竹,对小伙子们道。

“嘿咻!嘿咻!”

李孟舟兄弟几个,一人一头,扛著沉甸甸的竹子和加工好的竹板就往李彦舟家走。

小院里,斧头劈竹的“咔嚓”声、锯子拉动的“沙沙”声、还有汉子们爽朗的笑谈声,混成一片。

李彦舟当起了“总设计师”,指挥著李大田和李大山先在墙角挖坑埋青砖,做地基。

“四块砖埋进土里一寸深,柱脚削个斜肩嵌进去,这样才稳当!”

李孟舟兄弟俩扶著竹柱,三堂叔的儿子李栓柱则在立柱之间横向架起竹枋。

“中间得加两道穿枋,上面铺板子才踩得实!”

“横樑和立柱交叠的地方凿个槽,再把竹钉斜著敲进去,比用绳子捆一百圈都牢靠!”

李彦舟不时出著主意。

李大田看向儿子的眼神里满是骄傲。

“彦哥儿这脑子,真不愧是读书人,就是灵光!”

三堂叔李老实蹲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编著竹墙。

细密的竹篾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里上下翻飞,没多大会儿,半面带著漂亮纹的竹墙就成型了。

灶房里更是香气四溢。

秋妹和李冬至跟著罗氏,在灶房里忙得团团转。

今天大家都是白来帮忙,工钱不用给,但饭得管饱管好。

李彦舟过年时买的腊肉、醃鸡,醃鱼这会儿全派上了用场。

腊肉混著白菜一炒,香气霸道地窜满了整个院子,馋得干活的汉子们口水直流,干得更起劲了。

从午时开工,算上中间吃午饭的工夫,到酉时初,活计就全乾完了。

一座精巧的竹製阁楼,在堂屋的角落里拔地而起。

四根老毛竹做的立柱稳稳噹噹,中间两道竹枋横架,上面铺著厚实的竹板,李大山特意跳上去用力跺了两脚,阁楼连晃都不晃一下。

“结实!睡两个秋妹都绰绰有余!”他大笑著道。

“我要来!我要来跟秋妹一起睡!”李冬至立刻欢呼起来。

罗氏笑著拍了一下后背:“哪儿都有你!你三哥要读书,別在这儿闹腾!”

阁楼三面用细密竹篾编成的墙,留出一面朝著堂屋。

李彦舟特意在沿边装了根细竹竿,掛上一块素色粗布帘子。

白天掀开,屋里亮堂,晚上放下来,就是个严严实实的单间。

最精巧的是那架楼梯。

它不只是楼梯,下面还被李彦舟设计成了一排从高到矮的储物柜,正好能让秋妹放衣服和零碎东西。

李秋妹看著这个完全属於自己的“空中闺房”,激动得小脸通红,她小心翼翼地踩著楼梯上去,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喜欢得不得了。

“太漂亮了!”她仰望著阁楼,脸上是许久未见的、发自內心的灿烂笑容,“我今天晚上……就能睡在这里吗?”

“当然能,”李大山在旁边笑著接过话,“再刷一层桐油,等桐油干透了,把铺盖搬上去就行。”

看著妹妹欢喜的样子,李彦舟的脑中一个浮现出一个更宏大的念头。

京城居,大不易。

那些官阶不高的京官,住处大多逼仄狭小,但屋子的层高却足够。

若是,把后世那种整体家居、空间利用的设计搬到这里,用更精良的木料代替竹子,专门为那些手头不宽裕的官员们改造屋子……

这,或许就是一条能让他安身立命,甚至建立自己產业的康庄大道。

他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只等他有机会进京的那一天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