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县试(四)(2/2)

吴茂远苦笑著点点头,眼圈红了。

接著他长长地嘆了口气,双眼空洞的看向远方,喃喃道:“我……我真是不想考了,彦哥儿。”

“我一点不喜欢读书,拿起书就想睡觉,书上的內容,无论背上多少遍都记不住……“

“你外祖非要让我学,让我考,让我光宗耀祖,可我真做不到啊。”

“学了这么多年,一事无成,倒要耗费家里不少银子,还害得……”

“害得你家也不安寧。我寧愿下地种田,去打零工,也比受这份罪强……”

李彦舟没想到他会说这些话,顿时愣住了,没有发表意见。

这些话显然在吴茂远心里积压太久,现在一说起来,也不用別人搭腔,便自顾自往下说。

“你不知道,我一坐进那號舍,心就跟要跳出嗓子眼似的,手抖个不停,根本没法握住笔。卷上的字在我眼前直晃,怎么也看不清楚……”

“我都不知道我写了什么,就知道肯定过不了。”

“也好,不用再被煎熬了,反正最终还是过不了……”

吴茂远一脸苦涩。

李彦舟明白了。

困住这位舅舅的,不是学问,而是这日復一日的压力和年復一年的失败,堆积起来的心魔。

“舅舅,你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得靠你自己去爭取,不要让別人的意见左右你……”

“自己爭取?”吴茂远喃喃地重复,“可是我……”

“废物!又没有中!”

吴茂远话还没说完,吴德旺不知何处挤了过来,压低声音斥道。

吴茂远瞥向吴德旺,垂下头,身体微微颤抖,不敢再说一句话。

虽然吴德旺的骂声压得极低,还是引来了周围人的目光。

吴德旺瞪了李彦舟一眼,一把拽住吴茂远的胳膊,把他拖走了。

李彦舟望著吴茂远悽惶的背影,摇摇头。

吴茂远虽然有自己的想法,却不知道去抗爭,这样的噩梦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他不再费神多想,转过身,目光定定地停留在榜上那个属於自己的坐號。

明日的初覆,他会再来。

次日的初覆如期而至,考场里的考生肉眼可见地少了一圈,气氛也越发凝重。

毕竟今天在这里考试的考生,没准就没有机会参加下一场了。

这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並默写《圣諭广训》百字,不得有任何错漏或涂改。

这些对李彦舟而言,依然不在话下。

四书文他写得稳健老道,孝经论则引经据典,论述详实。

至於《圣諭广训》的默写,更是他金手指的强项,通篇下来,一字不差,笔跡工整,卷面清爽。

接下来的第三场再覆,考的是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及策、表等应用文体;

第四场三覆,则是一篇策论,考察经世致用之学。

李彦舟凭藉著远超时代的见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场场发挥出色,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前四场。

第五场末试,对於已经连过四关的考生来说,虽非全然走过场,但只要不出大的紕漏,几乎可以確定榜上有名。

五场考毕,县衙前贴出告示,三日后放长案。

李彦舟回到了悦来客栈。

放榜前,他不打算外出,只在房中温书,等待最终的结果。

这日午后,他正临窗练字,房门却被“篤篤”敲响了。

开门一看,竟是店小二,身后还跟著一位衣著华贵的年轻公子。

来人一身月白锦袍,腰间掛著一枚成色极好的玉佩,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王家二公子,王景珩。

王景珩十七八岁年纪,去年院试,他以末尾的名次险险考中了秀才。

李彦舟虽然和他没有打过交道,但能感觉到他为人精明,善於结交,並无一般富家子弟的傲气。

“贤弟。”王景珩迈步进屋,目光在他刚写好的字上扫过,赞道,“好字!看来这几场试考下来,贤弟是胸有成竹,半点不慌啊?”

李彦舟为他倒了杯茶,淡笑道:“结果未出,谈何成竹?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我却觉得,贤亲睹此次必能高中。”王景珩呷了口茶,笑道,“说不定,能一举拿下县案首呢!”

“不敢当不敢当,四场考试,我都没有取到第一,谈何案首。”

“贤弟这是在藏拙。”王景珩笑著拍了记马屁。

又对李彦舟道:“別在屋里闷著了。考也考完了,是龙是虫,出了榜自有分晓。”

“走,我们去醉仙楼喝几杯,就当是……我提前为你庆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