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是块璞玉?(2/2)

字字清晰,句句倒置,却如珠子倒卷一般,流畅无比,一气呵成!

“这是背出来了?”罗氏傻乎乎地问。

“可不是背出来了嘛!”秦氏欢喜地道。

所有人都被这匪夷所思的一幕给震住了,全都跟著叫嚷起来。

“背出来了!背出来了!”

“厉害啊!我家小子有这么厉害就好了!”

李守仁“霍”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因为起得太猛,差点带翻了身后的椅子。

他瞪圆了眼睛,那撮山羊鬍子因为激动而剧烈地抖动著,指著李彦舟,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迸出三个字:

“好!好!好!”

他死死盯著李彦舟,心里翻江倒海。

这孩子……

这孩子真是璞玉啊!

天生的读书种子!

我怎么早没发现!

他那点关於李家文运不昌的遗憾和心痛,此刻找到了宣泄口,全都化作了灼热的希望。

这孩子……

这孩子就是上天赐给我李家的璞玉!

是能光耀门楣的读书种子!

他激动顾不上族长的体面,衝著院外的人群就扯著嗓子吼了一声:

“快!去把文海夫子给我请过来!”

他要让村里正儿八经的先生来亲自考校,他要让所有人都亲眼看看,这块璞玉的成色到底有多足!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一个机灵的后生应了一声,撒腿就往村东头的族学跑去。

不多时,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文士就跟著那后生快步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族学夫子李文海。

他穿著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身形微胖,脸上总是掛著一副乐呵呵的笑容。

虽说考了一辈子,也只混了个老秀才的功名,但他为人豁达开朗,在村里人缘极好。

“老太爷,这么火急火燎地叫我过来,是出了什么大事?”

李文海一边拱手,一边好奇地打量著院里这阵仗。

有人七嘴八舌地把刚才发生的事学了一遍。

李文海听完,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转而换上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看向站在屋子中央、不卑不亢的李彦舟,眼神里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一盏茶的时间背出族谱,还能倒背《千字文》?

这可不是闹著玩的!

“彦哥儿,你过来。”李文海朝他招了招手,隨口便考道,“《劝学篇》有云,『青,取之於蓝』,下一句?”

“而青於蓝。”李彦舟不假思索地答道。

李文海又追问道:“『故不积跬步,下一句?”

“无以至千里。”

李文海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不过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句子,能背出来不足为奇。

他又隨手抽查了几段经义里颇为生僻的句子,李彦舟竟都对答如流,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

这下,李文海是彻底被惊住了。

他仔细端详著李彦舟,不住点头,那眼神,就像木匠看到了上好的木料,充满了惊喜和欣赏。

忽然,他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个狡黠的笑容。

虽说这孩子资质出眾,出乎他的意料,可他还想再考校考校。

“光是背得熟,还不算顶尖的本事。”他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对李彦舟道,“真正有本事的,是脑子里有字,心里有字!哪怕隔著一张纸,也能把字给认出来!”

他这话说得玄乎,院子里的村民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隔著纸认字?

那不是神仙才有的本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