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一直在哭(1/2)

“给你们讲,我小时候可呆了,我前任会夸我脑袋很灵,我很喜欢他那样夸我,因为我真的从小就呆呆的……”

“而且小时候的我很怕生,每次家里来亲戚,我都会很害怕的躲在床底下不敢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清楚自己在害怕什么。”

“当然,这些事我也给我前任讲过,他说人类和旅鼠是不一样的,还夸我小时候很可爱。”

“之后就说我心理可能有问题,就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

“结果呢?”赵芸芸问。

“看了。”

“医生怎么说?”

乔溪言眨了眨眼,看向了一旁的摄像头。

“这就不能讲啦,不过没有人绝对健康,谁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问题。”

“也包括那些心理医生。”

乔溪言讲的是实话,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

只是大多数人的问题,都不至於影响正常生活。

话说回来,陆远之其实是个细节怪,察觉到乔溪言心理有问题,便果断带她去医院。

发现问题就立刻去解决,安全感拉满。

“我刚刚说到哪来著?”

“对了,讲话少。”

乔溪言顿了顿,继续道:

“我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那时候讲话还很多。”

“后来跟著父母之后,话就变少了。”

“大概是九岁左右?我突然意识到了『死亡』这种东西,於是我就天天都在害怕,害怕『死亡』降临。”

“也害怕『死亡』发生在自己的家人身上。”

“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突然產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我就觉得人说的话其实是有限制的,一个人把话说到尽头就会死掉。”

“然后我就开始很少讲话了,就是想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我前任刚好也是那种话比较少的人嘛,他听完我这句话就来了一句,『那这样的话我应该能活很久了……』”

“你前任也蛮有趣的,”赵芸芸说了一句。

乔溪言点了点头。

他確实是个很有趣的人。

从儿童心理学上讲,孩子一般在5岁,会对死亡產生概念。

不过他们並不明白死亡是什么,只会以为是一场长眠,以为只是睡著了,还会醒来。

大概9-13岁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死亡是一场永久的离別。

大多数孩子会在这个年纪,会对死亡產生恐惧,而且担心自己的一些行为会带来自己死亡,或家人的死亡。

而缺爱的孩子,这种反应会更加的强烈,也会更早一些。

比方说乔溪言。

毕竟她原本就害怕被拋弃,也更担心死亡这种离別。

其实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多了解她的过往。

乔溪言今天断断续续说了很多,大多都是自己的过去式。

也是逐渐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小女孩儿。

小时候的乔溪言一定是个很討喜、很活泼的孩子。

隨著一点点的长大,渐渐的就开始內向、敏感了起来。

到最后便发展成了这种迴避依恋型人格。

凡事都会讲前因后果,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

迴避依恋型人格也並不一定是坏事,更应该辨证的去看待。

正是因为她长期在这种痛苦中挣扎、內耗,这才写下了这么多好听的歌曲。

直播间水友们听完乔溪言讲完这些东西,也是疯狂刷起了弹幕。

【好傢伙,今天聊的话题这么伤感吗?】

【难怪说爱情是种很珍贵的东西,连乔溪言都抓不住啊。】

【別说,小时候的乔溪言还蛮可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