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终入方寸山(2/2)

王禹走在最后,掌心的玉牌温热如同暖玉,其发出那股牵引感温和却不容抗拒。

隨著时间的流逝,三人脚下的路径渐渐变得模糊,林间的光影也开始扭曲,仿佛有无数流动的光斑在他们周身环绕。

王禹三人只觉身体越来越轻,脚下的实地感悄然褪去,整个人像是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著,向前飘飞。

周围的景象开始飞速变幻,青山绿水化作模糊的色块,日月星辰如同流转的萤火,耳边再也听不到风声鸟鸣,只余一种类似时空摩擦的低吟。

他们的身形越来越虚幻,仿佛成了三道穿梭於天地缝隙中的影子。

分不清是在行走,还是在被无形的力量裹挟著跨越万水千山。

嘮嗑忍不住想张口说话,却发现声音刚到喉咙口就被一股奇异的力量消解。

只能紧紧攥著掌心的玉牌,感受著那道始终存在的牵引感,以此確认自己和同伴並未失散。

大胃也收起了平日的憨態,眼神里满是惊奇与警惕,紧紧跟著前方的嘮嗑,蹄爪下意识地蜷起。

王禹凝神感受著周身的变化,他识海中的天赋面板微微发烫起来。

鸿鵠高飞与吉运当头这两个天赋忽然自主运转起来,似乎在为这趟奇异的穿梭保驾护航。

他能隱约感觉到,自己三人正突破某种无形的界限,跨越著寻常修士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距离。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或许是一时三刻,或许是更久,那股托举著他们的力量渐渐放缓,周围飞速变幻的景象也慢慢稳定下来。

当失重感消失,脚踏实地的感觉重新传来时,王禹三人几乎同时停下了脚步,齐齐抬头望去!

只见一座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神山突兀的横亘在他们眼前。

抬头看去,此山之巔隱没在翻腾的云海之中,望不见其究竟有多高。

山体上古木参天,鬱鬱葱葱的林木间隱约可见飞瀑流泉,七彩霞光在山峦间流转。

空气中瀰漫著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灵气,吸入一口便觉通体舒泰,连修行中积累的滯涩感都消散了几分。

山脚下没有明显的路径,却有一块高耸入云的巨石。

石上刻著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

灵台方寸

笔力之间仿佛蕴含著天地至理。

玉牌的光芒在此时渐渐收敛,化作莹白的温润光泽,那股牵引感也悄然散去,仿佛完成了它的使命。

王禹三人站在神山前,只觉自身渺小如螻蚁。

先前跨越山河的震撼,在这座神山的磅礴万千的气象面前,竟也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这……这就是灵台方寸山?”嘮嗑喃喃出声,声音里带著难以置信的敬畏感,他的尾巴不自觉地垂了下来再无半分平日的跳脱。

大胃张了张嘴,看著那直插云霄的山体,连最爱的油饼都忘了啃,只是下意识地点头:“比脖子山……气派多了……”

王禹深呼吸一口气,將心头的激盪强压下,目光落在那块刻著山名的巨石上,眼神愈发坚定。

三年寻觅,跨越数十万里,他们终於抵达了这座传说中的神山。

定了定神,王禹率先迈步朝著神山走去。

脚下石阶蜿蜒,仿佛是依山势天然凿成,踏上去时竟能感觉到丝丝灵气顺著足底涌入体內。

嘮嗑和大胃紧隨其后,两人有时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了这片圣地的寧静。

山路两旁古木遮天蔽日,树干上布满了青苔,偶尔有不知名的灵鸟从林间掠过,留下几声清脆的啼鸣,更显山幽。

越往上走,散布於空气中的灵气越发浓郁,乃至於凝聚成淡淡的白雾繚绕在树梢。

沿途时不时能看到奇异草,有的瓣上凝结著的露珠折射出七彩色的光芒,有的叶片轻轻摇曳,便有细碎的光点飘落,闻之令人心神一清。

三人拾级而上,脚下的石阶不知歷经了多少岁月,边缘已被磨得光滑温润。

他们不敢快步疾行,恐惊扰天上仙真,只是稳步向前,不知不觉间已走了七八里山路。

前方的雾气渐渐散去,一座山门地出现在三人眼前。

这山门看著不起眼,没有繁复的雕饰,却透著一股古朴苍劲的气息。

山门顶端横刻著四个篆字——天外仙宗。

再看两侧,左联刻著五个字正是『灵台方寸山』,右联则对应著另一行字『斜月三星洞』,与左联相映成趣。

王禹三人站在山门前,再次被这简洁却大气的格局震撼。

“到了……真的到了。”嘮嗑的声音带著一丝颤抖,抬头望著那几行字满是激动。

大胃也用力点头,目光在天外仙宗几个字上打转。

王禹的目光落在的山门处,轻声说道:“既已到了,上前叩门吧。”

未曾想,他话音刚落,那原本紧闭的山门竟似有感应般,发出吱呀一声轻响,缓缓向內打开了。

一个穿著朴实的小道童自山门后走出,向著王禹三人问道:“尔等是何人,为何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