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2/2)

天赋:以运夺命(九彩)、龙筋虎骨(紫)、闻一知十(紫)、灵台无垢(紫)、气海如铁(紫)、鸿鵠高飞(紫)、餐霞吸露(紫)、吉运当头(紫)、百毒不侵(蓝)

境界:小妖·后期

寿元:三十一年(八百年)

功法:太阴练形术(紫)、雷锻金身诀(紫)

神通:土形大遁(金·残)

术法:驾风术(紫)、地磁元术(紫)、变身术(紫)

武技:大荒戟(紫)

运数:三百二十道

这三年多的光阴,王禹可未曾虚度一日。

他身上的诸多天赋经岁月沉淀愈发圆融,反馈之力日益彰显。

西牛贺洲的山川间,不知多少成名已久的大妖,连同他们经营多年的洞府,都曾被他一人一拳踏平,妖气衝天的巢穴转眼化为废墟。

便是人族修士中,那些已登临地仙境,自詡一方高人的散修,也不乏在他手下折戟沉沙者,道袍染血,佛杖断开。

他身上的玄铁精金妖躯,早已在无数次搏杀中淬炼得愈发坚不可摧。

眼底的锋芒,也比三年前多了几分歷经血火的沉凝。

玉陀国的和尚曾藉助罗汉舍利之威短暂的发挥出天仙级別的战力。

可纵使这样,却依旧没能留下王禹哥仨。

“就是字面意思?”道人嘴角的笑意淡了几分,眼神变的锐利起来。

“道长有何立场问这个问题?”

王禹双眸微眯,玄铁精金铸就的妖躯隱隱泛起微光,跟他交过手的人都知道,他已经进入战斗状態。

道人缓缓收起拂尘,抬手理了理身上的道袍,正了正衣冠。

简单洁身后,他语气陡然变得肃穆起来。

“贫道乃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主的记名弟子,法號广安。”

“灵台方寸山?!”嘮嗑听到这个名字失声喊道。

他一双眼睛瞪得溜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他们哥仨找了三年的地方竟然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他们眼前?

王禹也是心头巨震,目光紧紧盯著道人,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

广安道人神色不变,依旧自顾自继续说道:“我师门向来清静,从不与外界过多往来。

山门更是隱於迷雾之中,寻常人连名字都未曾听过。

你们三个虽无大恶,却也与不少修士、妖邪动过手,身上戾气未消。

如今又这般执著於寻我山门,贫道又岂能不防范一二。”

话说到这份上,王禹三人哪里还不明白。

这道人並非普通游方修士,而是方寸山的门人弟子。

不知从哪知道他们三个四处寻找方寸山的消息后,特意找上他们想要分辨是敌是友。

王禹深吸一口气,缓缓鬆开紧握著的拳头,对著面前的广安道人深深一揖:“还请道长明鑑。

我兄弟三人皆是山野散修,自八万里外的脖子山一路访仙至此。

寻方寸山,乃是为求道,绝非心怀不轨,还望海涵。”

王禹语气诚恳,將自己三人寻找方寸山的缘由和盘托出,没有一丝半毫的隱瞒。

广安道人静静听著,眼神里的锐利渐渐褪去,却依旧带著审视。

“访仙?求道?別无他意?”广安道人有些不信。

“我们哥仨可以指天发誓,绝无他意。”王禹竖起手指指天发誓。

他们之所以寻找方寸山的踪跡真就是为了拜师学艺。

广安道人见王禹真的三指竖天发下誓言,对三人的態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此方世界,誓言於修士而言,绝非隨口空谈的戏言。

天地有灵,大道昭彰,修士以自身道基、气运为凭立下誓言,便如在大道碑上刻下烙印,一言一行皆受天地法则监察。

若违誓约,轻则道心蒙尘、修为倒退,重则气运尽丧、道基崩毁,更有甚者会遭天打雷劈,身死道消。

是以,非到万不得已,纵是修为高深的仙神,也绝不敢轻许誓言。

王禹此刻指天为誓,无疑是將自己的修行前路摆在了天地之间,由不得半分弄虚作假。

“原来,你三人是想入我灵台方寸山门下拜师学艺?

我师门收徒虽然首重心性,次看根骨,但也讲究一个缘分。

你们既有这份诚心,又能在这三年间数次险死还生,可见气运与毅力皆非寻常。”

王禹三人闻言心头同时一紧,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看广安道人这架势,这是准备內推他们三个去方寸山拜门啊!

广安道人从袖中取出三枚莹白的玉牌,玉牌上刻著细密的云纹,隱隱有微光流转。

“这是我方寸山的引路牌,你们且拿著。

这几日里,若玉牌发光,尔等便循著光晕走。

若玉牌始终黯淡,便是你们与我师门无缘,不必再强求。”

广安道人没让王禹哥仨失望,他居然真准备介绍王禹三人加入灵台方寸山门下。

王禹双手接过玉牌,只觉入手便有一股清灵之气顺著指尖漫上来,瞬间驱散了他周身的疲惫。

嘮嗑和大胃看著王禹手中的玉牌眼睛亮得像星辰一样,先前的警惕早已消散,只剩下按捺不住的狂喜。

广安道人看著他们的模样,嘴角难得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友情提示三位一句。

就算有了我的帮助,尔等能否得见我师,也得全看你们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