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晚上死了两个(1/2)

贾张氏被问得一噎,刚要辩解,秦淮茹又开口了,语气带著几分冷意:

“我知道您咋想的。可您得看清楚,现在这个家不是东旭活著的时候了……棒梗、小当、槐要吃饭,您要养老,哪样不得靠我?”

她上前一步,盯著贾张氏的眼睛:

“聋老太太的房子是傻柱主动给的,以后一间您养老,一间给棒梗当婚房,多好的事!您要是再这么瞎闹,把我惹急了,我撂挑子走了,您跟孩子们喝西北风去?”

这话戳中了贾张氏的软肋。

她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大孙子棒梗,还有自己的养老。

要是没了秦淮茹,这个家真就散了。

她眼里的惊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慌乱:

“不能搬!咱好不容易住进去的,可不能搬!”

“想不搬,就得老实点。”

秦淮茹双臂环胸,语气带著警告:

“现在外面提倡婚姻自由,父母都不能包办婚事了,不是旧社会女人丧偶就得守活寡的年代了。您要是还拎不清,管不该管的事,到时候可別怪我这个做媳妇的不讲情面!”

说完,秦淮茹不再看贾张氏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转身就往外走。

话已经挑明了,以后贾张氏要是再敢瞎折腾,她也不用客气。

贾张氏看著秦淮茹的背影,气得攥紧了拳头,嘴里小声骂道:

“你以为你是谁啊?要不是看在棒梗的份上,我能让你这么囂张?”

可这话也就敢在背地里说说。

她心里清楚,秦淮茹说的是实话,现在贾家全靠秦淮茹撑著,真把人惹走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她又往床底下瞅了一眼,心里越发疑惑:

“难道真的是我做梦太真,看眼了?”

……

天刚亮,一声鸡鸣划破胡同的寧静,整条街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端著煤炉出来生火,有人攥著草纸往公厕跑,不一会儿,四九城的上空就飘起了缕缕炊烟。

这年月,不管是住洋楼还是大杂院,做饭都得靠煤炉子。

更常见的是,四九城半数以上的孩子,大清早都攥著铁鉤子蹲在轧钢厂门口。

只要拉煤渣的车一到,孩子们就跟疯了似的衝上去,哪怕煤渣烫手,也要把没烧透的煤块捡出来。

这年头,煤票金贵,能省一点是一点。

陈新民刚走出院子,就见一群孩子呼啦啦跑过,不用想也知道是去捡煤渣的。

他起这么早,是因为昨晚普洱喝多了,实在憋不住,要去胡同口的公共厕所。

这年代可没有家家户户的卫生间,整条胡同的人都靠一个公厕。

除了捡煤渣的孩子,清晨最常见的就是拎著草纸往公厕赶的大姑娘小媳妇,生怕去晚了没好位置。

毕竟是计划经济,就连收大粪的“夜香郎”,也得凭票才来清理公厕,不是天天都来。

上千口人共用一个厕所,里面的光景可想而知。

有的坑位早满了,只能半蹲著將就。

陈新民早就琢磨著,要不要在院子里划块地,自己搭个一两平米的简易厕所,哪怕在后墙开个门拓个小格子也行。

这么一想,觉得可行,打算晚上下班找两个瓦匠师傅来弄。

他慢悠悠往胡同口走,反正自己是小解,不用抢位置。

刚到胡同口,却被马路对面的动静吸引了。

那儿围了不少人,更让他在意的是,人群里有几道熟悉的身影。

穿制服、压著帽檐,不是殯仪馆的临时工是谁?

之前在陈家沟,他还把这些人当成了片警,直到上次带宝儿去十里坡抬尸,才知道他们是处理横死事件的异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