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要看赵繁的能力(2/2)

事实上冯向阳也挺忐忑的,对於赵繁的工作调动,前几天部里的会议上还特意提过。

有人觉得赵繁在外交上非常有灵性,建议把他派去和陈宏部长匯合,因为政治访问团那边实在是不顺利。

解决国內的粮荒虽然很重要,但政治访问团决定著国家的未来发展,明显这个更加重要。

最后是冯向阳据理力爭,把赵繁留在商业团里,为了增加砝码,特地和部里的领导沟通,试试访问团自己赚外匯。

他这么做,只是觉得赵繁的功劳越来越多,以后就不是別人隨意安排他去哪个团,而是会征取他的意见。

相处了这么久,冯向阳还是了解赵繁的,他不急於进入政治团,而且他的情况也不適合那么著急。

不过能不能行,还是要看赵繁的能力,反正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既然拒绝不了,赵繁只能绞尽脑汁想方案,半响后才试探性地建议道:“我们是友好访问,直接做生意的话肯定会影响国家形象,不然和访问国交涉一下,能不能摆几个文化美食摊,打著促进交流的幌子?”

冯向阳一听就知道有戏,然后让赵繁描述一下什么叫美食文化摊。

上辈子赵繁在国外吃过很多华夏的美食文化摊,大多是国內的交流团带头。

虽然那摊主不是外交部的人员,不过他们也不会直接摆摊,出国的时候就带上美食的摊主,外交部提供道具,到时候从中间抽成就是了。

摊子可以卖葫芦、画,或者是带一些脸谱和摺扇之类的。

这些东西都比较轻便且价格上也可以拔高一点,別人也就是买个新奇,毕竟当地也没有这种东西。

团里可以说有一半是军队转业人员,有一半是文人,当兵的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可文人却觉得有些不妥。

文人一方虽然找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定这个提议,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他们就是觉得出国访问还要去摆摊赚钱有些丟人。

王卫东是典型的军人脾气,听到文人的同僚唧唧歪歪,直接点破他们的小心思。

“人民正处於饿肚子的水深火热之中,只要能置换回粮食,丟点人怎么啦?而且赵副团长已经说了,我们这是美食文化摊,是为了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哪里就丟人了?”

被懟的那几个同僚都涨红了脸,冯向阳不想还没出国就发生內訌,示意大家把意见都写给他,这件事能不能行还要向上匯报。

会议解散之后,赵繁被冯向阳叫住了,他以为上司是打算问美食摊的情况,没想到人家却问他有没有跳槽的打算。

刚听到冯向阳为自己拒绝了陈宏部长的政治团,赵繁就好奇地问道:“陈宏部长他们不都出发了吗,这会只怕已经在苏大哥了吧?怎么还需要我加入啊?”

可说完之后他就意识到了一件事,可能是因为访问的情况不是很顺利,部里估计要派人过去支援。

他又迟疑地问道:“陈宏部长他们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