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农业生產(求收藏、推荐票)(1/2)

带著物资,王润东回到了延安。

王家坪大院。

“这次返回,带的都是有关农业方面的机器以及粮种,拖拉机、播种机等,高品质化肥以及高產量小麦、稻穀和土豆、马铃薯。”王润东拿出了一张表单,上面一一列举了一些农业生產相关的物资。

“眼瞅著马上就要进行冬种了,不能耽搁下去啊!”

“是啊,这个可是关乎根据地军民能不能填饱肚子的问题,不能小看!”王润东肯定道。

“陕甘边区的经济工作主要是由李夫椿负责,我给西北边区局发报,让他们配合你的工作!”

“好!”王润东点点头,“那我先卸货吧!”

隨后王润东將带来的物资趁著晚上全部放在了仓库里。

“等到解决了我们民眾的温饱问题,得引进一条化肥生產线啊!”

黄土高坡上,王润东两人看著陕北农民正在进行冬种的农业工作,从三九年南泥湾留守兵团开始农副业生產、部分解决生活用品起,大生產运动这是第二个年头。

“根据已有情况,陕甘寧边区在此大生產期间,已建有公营工厂八十二个,合作工厂两百多个,公营工业职工达万人,並能炼铁、炼油、修理机械、製造某些军火。

农业得到了大发展,根据地有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总粮食產量达到一百八十万石,除总消费量一百六十二石,可余二十二万石。”王润东分析著后世记录的数据说道。

“是啊,今年比起去年来说,粮食產量都有提升,这都离不开勤劳能干的陕北人民啊!”

“有了未来科学的农业辅助,只要今年播种,我相信明年会是一各大丰收的年景!”王润东笑道。

“困难並不是不可克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那时,我们没有外援,假如有了外援也还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这一点就算放到现在,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

“根据你送来的书,到了四七年,我们才可以对陕北彻底的进行土改,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可以提前了!”领袖说道。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小说上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

“提早的土改,对人民和我们都有益!”王润东不可置否。

“那我要考考你,我们的土改政策是怎么样的?”笑著看向王润东问道。

“这个在学歷史的时候我可看到的!”王润东笑道。

“那就听听你的讲解了哟!”

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眾清理地主財產,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標定界,標籤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嗯,你说的很不错,看来后世执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没有白上!”

“那可不,虽然我承认自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但该有的知识还是得学!”王润东道。

“未来的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借鑑,对我们这里此时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

“其实这种教育模式虽有一定的好处,至少让普罗大眾有了认知了世界运行的法则,但弊还是很大的!”王润东说道。

“这样进行下去教育就成了一个流水线工厂,未来的那些孩子,从一上学就內卷,除了学校內日常学习外,就开始报补习班,这一方面是家长的原因,更是一些不可抗拒的系统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