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被製成福?宴的福王(1/2)

天幕继续直播:当洪承畴被崇禎催著向锦州进军之时,其实关內的局势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崇禎十二年,张献忠於谷城再次举起叛旗,公然对抗明朝廷。与此同时,远在商洛山的李自成也率领著数千人马衝杀而出。

时间来到崇禎十三年,李自成敏锐地洞察到明军主力正全力的应对清军的入侵与在四川追击张献忠,於是他果断抓住这个战机,挥师挺进河南地区。

当他看到当地百姓饱受饥荒折磨、生活困苦不堪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悲悯之情。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天幕上的血色文字让空气凝重如铁。当看到“崇禎十三年,李自成……挥师挺进河南”时,朱元璋的眉头就死死锁住。

“河南……又是大灾之年?”他声音低沉,带著一丝不祥的预感。作为从底层爬上的皇帝,他太清楚饥荒意味著什么。

接下来天幕的敘述印证了他的担忧。“当他看到当地百姓饱受饥荒折磨、生活困苦不堪时……李自成毫不犹豫地下令打开粮仓,將粮食分发给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们……远近的饥民听闻此讯,纷纷扛起锄头,像潮水一般涌向李自成的军队……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人之眾。”

“均田免赋?”朱標喃喃念著这个口號,脸色复杂,“此策……直指我大明田赋制度之弊,於饥民而言,无异於久旱甘霖。这李自成,非寻常流寇!”

徐达面色凝重:“陛下,此贼可怕之处,非在其驍勇,而在其善於蛊惑人心!『迎闯王,不纳粮』,简单直接,却最能打动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他不仅给粮,还给希望,给承诺……这是要掘我大明根基啊!”

李善长补充道:“还有『平买平卖』、『割富济贫』,乃至『输银助响』按官阶摊派,皆是针对官绅豪强。此人深諳斗爭之道,拉拢一方,打击一方,其志不小!”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怒其不爭:“咱的子孙呢?!那崇禎小子和他那些官,就在干看著?任由贼寇收买人心?朝廷的賑济在哪里?官府的作用在哪里?!难道就眼睁睁看著百姓只能去投贼吗?!” 他已经预感到,灾难即將发生。

所有人的不祥预感,很快被天幕上更残酷的画面证实。焦点集中到了洛阳,集中到了那位富可敌国的福王朱常洵身上。

“在那广袤无垠的中原大地——河南,连续多年遭受著旱灾与蝗灾的双重肆虐……然而,那位曾与明光宗爭夺皇位最终落败的福王朱常洵,对此却置若罔闻,依旧肆无忌惮地收敛赋税,丝毫不顾及民眾的死活……甚至连最起码的賑济姿態都不愿表现出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奢华享乐之中。”

“畜生!这个畜生!”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眼睛通红,“咱怎么会有这种子孙!百姓易子而食,他朱常洵肥头大耳,守著金山银山不肯拿出一粒米!他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他就不怕老天爷劈了他吗?!”

马皇后也是面色惨白,连连摇头,不忍再看。朱標和朱棣等人更是又气又羞,同为朱家子孙,竟有如此不堪之人。

结局毫无悬念。“崇禎十四年(公元 1641 年)的春天。李自成率领著他的大军……携带著威力巨大的火炮,对这座坚固的城池发起了猛烈攻击。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洛阳终於被攻破。而那个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福王朱常洵,也落入了李自成的手中。李自成为了替天行道,果断地处决了这个鱼肉百姓的恶贯满盈之徒。”

“杀得好!”蓝玉忍不住低吼一声,隨即意识到失言,连忙闭嘴。但殿內许多武將脸上都闪过一丝快意。这种王爷,死不足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