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松锦之战3叛乱的蒙古兵(1/2)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群臣屏息。天幕之上,崇禎十四年的春光照耀的却是大明辽东一片肃杀景象。锦州城被重重围困,字里行间透出的压力让洪武朝的君臣们也感到呼吸困难。

“蒙古兵……”朱元璋的指节敲在御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目光锐利如鹰,“咱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祖大寿怎可如此倚重蒙古部卒守此坚城?这不是把刀把子递给別人吗?” 他对异族將领的天然不信任此刻达到了顶点。

徐达面色凝重,缓缓摇头:“陛下,边关用人,有时实属无奈。辽东局势复杂,汉兵不足,藉助蒙古骑兵之力亦是常情。只是……这驾驭之道,关键在於恩威並施,时刻警惕。看天幕所言,『重重围困』之下,军心浮动,生出异心,倒也……並非完全出乎意料。” 作为帅才,他更能理解祖大寿的处境和无奈。

朱棣紧盯著天幕,忽然开口道:“父皇,魏国公(在公开场合朱棣称呼徐达为魏国公),关键或许不在於用了蒙古兵,而在於为何会让这些蒙古兵觉得『叛』比『守』更有生路?是否是朝廷后勤不济,援军无望,让他们觉得坚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他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更深层的可能。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文字陡然变得急促紧张起来:“然而,这一切並未逃过祖大寿敏锐的洞察。他深知若任由叛军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於是精心谋划一场擒拿叛军首领东关守將吴巴什的计策。只可惜,天不遂人愿,祖大寿行事不够机密,反倒让叛军提前察觉了他的计划。”

“唉呀!” 老將耿炳文一拍大腿,满脸惋惜,“祖大寿也是一员老將了,怎会在此等要害事上出了紕漏!打草惊蛇,遗祸无穷啊!”

他的话音未落,天幕上的局势已然急转直下:“叛军见事已败露,索性先发制人,主动挑起与明军的战事。与此同时,得知消息的济尔哈朗当机立断,趁著城中內乱之势,率领大军猛攻城池。一时间,城外清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城內叛军又与明军纠缠不休,形成了內外夹击之势。”

画面感极强的描述让奉天殿內的眾人仿佛听到了锦州城內的喊杀声和城墙遭受猛攻的轰鸣。

“完了!” 蓝玉脱口而出,身为一代名將,他太清楚这种局面有多绝望,“內有叛乱,外有强攻,军心涣散,这城还怎么守?祖大寿便是孙武再生,也难以回天!”

果然,天幕接著显示:“祖大寿纵然身经百战、智勇双全,面对如此艰难局面也渐渐难以招架,最终只得率领残部退守內城,苦苦坚守。”

朱標看得手心冒汗,声音带著一丝颤抖:“內城……退守內城,不过是延缓失陷的时间罢了。外城一失,护城河被填平,工事被毁,这……这已然是绝境了!”

最后的希望隨著天幕的文字彻底破灭:“至此,清军顺利地完成了对锦州城的全面包围。他们不仅填平了护城河流,还大肆毁坏城墙工事,使得这座曾经固若金汤的城池变得摇摇欲坠。更为糟糕的是,明朝的外援和物资补给通道皆被切断,锦州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