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被困在龙椅上的崇禎(1/2)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天幕上的文字將崇禎十一年那內外交困的危局清晰地展现在洪武君臣面前。

“清军第三次入塞劫掠方退,內部流寇未平……这崇禎小儿的江山,真是四处漏风啊。”徐达看著天幕上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围剿计划和“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面色凝重地点评道,“这杨嗣昌倒是看得明白,內患不平,根本无力全力应对关外强敌。只是这策略,执行起来太难。”

朱元璋冷哼一声:“难?当年咱打陈友谅、张士诚的时候,不比这难?关键是皇帝得有决断!咱看这崇禎,就是缺个主心骨!”

果然,天幕剧情隨之发展。皇太极於蒙古大规模集结,迫使杨嗣昌不得不提出那个石破天惊的建议——与皇太极议和,以求腾出手来彻底剿灭內患。

“议和?”朱棣失声叫道,隨即立刻意识到失態,赶紧闭嘴。殿內也是一片譁然。与屡屡入寇的“虏酋”议和,这对於洪武年间的雄主锐臣来说,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崇禎的反应。“经过一番激烈的討论和权衡利弊之后,崇禎帝最终认可了他的提议。”

“他……他竟然同意了?”朱標有些难以置信,在他看来,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尤其是对於一个被“天子守国门”理念束缚的皇帝而言。

李善长却微微頷首:“虽是权宜之计,但也不失为一步险棋。若真能换来时间平定內乱,整飭军备,日后未必不能雪耻。关键在於,此事必须极度机密,且皇帝要有力排眾议的决心!”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发展,却让洪武君臣们见识到了什么叫人算不如天算,以及明朝晚期朝堂的荒唐。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原本机密至极的计划还是不幸泄露了出去。消息一经传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群臣们纷纷表示强烈反对,指责杨嗣昌此举乃是丧权辱国之举。”

“蠢货!一群蠢货!”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气得直接站了起来,鬚髮皆张,“机密国策,怎能泄露?!朝堂之上,儘是些长舌妇吗?!还有那些反对的官员,他们是有更好的办法,还是只会站在干岸上空谈误国?!”

他的怒吼在殿中迴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老皇帝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在他们看来,议和或许是权宜之计,但泄露机密、因清议而阻碍国策,才是不可饶恕的愚蠢!

天幕的文字如同冰冷的刀子,继续切割著朱元璋的神经:“而不合时宜的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推崇的『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朝骨气似乎並未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它成为了一些官员攻击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有力武器。”

“看看!看看!”朱元璋气得手指都在发抖,指著天幕对眾人道,“多好的话!多硬气的规矩!可到了这帮蠢材嘴里,就成了打自己人的棒槌!国都要亡了,还抱著这点虚名不放!迂腐!迂腐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