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朱元璋对后世子孙的吐槽(2/2)

他大步走到瘫软在地的朱棣面前,带著一身凛冽的寒意,俯身掰过儿子那张惨白如纸的脸,眼中怒火熊熊,“修《永乐大典》?下西洋?看著风光是吧?可五次北伐,把国库耗得底儿掉!安南那块地,打下来还没捂热乎就丟了!北边的大寧卫,你说你的孙子送就送给兀良哈那些韃子了?”

他越说越怒,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朱棣心上,“你爹我当年,是一寸一寸从蒙古人手里把河套夺回来的!你的好圣孙倒好,崽卖爷田心不疼!”

马皇后眼中掠过不忍,默默递过一方素帕给浑身被冷汗浸透的朱棣。她刚想开口:“重八,老四打仗的本事还是...”

“打仗?”朱元璋粗暴地打断,一把扯过朱標手中的起居注,哗啦啦翻得书页狂舞,“古勒山大战!都瞪大眼睛看清楚!”

他指著天幕上正重现的惨烈画面,“努尔哈赤领著三百人马,硬是统一了建州女真!人家在冰天雪地里踩著尸山骨海搏命的时候,”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极致的嘲讽,“他的后代子孙万历皇帝在干什么?搂著他那心肝宝贝郑贵妃,在龙床上睡他的回笼觉呢!”

册页上“万历三大征”的字跡被朱元璋攥得模糊不清——朝鲜之役耗银八百万两,寧夏平叛费餉两百万两,播州杨应龙叛乱,燃尽了帝国最后的府库积蓄。

“陛下!”李善长猛地扑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声音带著一种孤注一掷的尖锐,“老臣泣血恳请!即刻下旨,掘了努尔哈赤祖坟,诛灭其族裔,以绝千秋后患!”

“还用你教?”朱元璋霍然转身,如標枪般挺直,袍袖带风,遥遥指向天幕中那个赦免仇敌、目光如狼的努尔哈赤。

辽东的狂风暴雪仿佛在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中疯狂捲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窟里凿出来的,“传朕旨意:凡我大明境內,不论是不是建州女真,凡留金钱鼠尾辫者...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

天幕犹自闪烁,映出更惨烈的后续:努尔哈赤歷时近十年,终於统一了建州女真,但在万历朝鲜战爭开始之时,也不过九千多人马.....

朱元璋却厌烦地一挥袍袖,仿佛要拂去眼前恼人的尘埃:“真没看头儿!几百人打架,跟村头泼皮斗殴有何两样!”

李善长焦急地指著翻开的起居註:“陛下,天幕所示,此獠后来...”

“后来他.....也许是他的子孙后代建了『大清』,反大明,天幕早就透了个底朝天!”朱元璋斩钉截铁,声音寒如北地玄冰,“当务之急,是趁他祖宗还在土里冒烟,就把这祸根连锅端了!”

他嘴角忽地扯出一丝近乎荒诞的冷笑,“说来可笑,那努尔哈赤的祖父叫觉昌安,父亲叫塔克世...再往上数,他祖宗叫猛哥帖木儿,”

他目光如电,倏地射向地上的朱棣,“可是老四你永乐年间才归附,被安置到辽东去的!”

朱棣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手脚並用地爬上前,死死拽住朱元璋的龙袍下摆:“爹!儿臣知罪!儿臣愿即刻领兵,踏平建州,永绝...”

“滚一边去!”朱元璋猛地抽回袍角,力道之大让朱棣一个趔趄。他不再看儿子,而是將目光投向奉天殿外。那里,浓重的乌云翻滚堆积,沉甸甸地压著巍峨宫闕,仿佛裹挟著二百年后那场將倾覆大明江山的滔天烽烟。

“你,”他背对著朱棣,声音低沉下去,带著一种奇特的疲惫与不容置疑,“你只管...生个好儿子出来。仁宗朱高炽,身子是胖了点,十个月也短了点,可终究...算个仁君。”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起居注封皮上那“永乐盛世”四个烫金小字,指腹能感受到微微的凸起。

殿內死寂,群臣屏息,只听见朱元璋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嘆息,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又似认命般地吐出一句:“老四啊...篡位就篡位吧...总强过朱允炆那个混帐东西!”

“轰隆——!”

一道惨白的裂天惊雷毫无徵兆地劈落,瞬间將昏暗的奉天殿映照得亮如白昼,也將丹陛之下,每一个臣子脸上那无法掩饰的惊惶与惨白,照得纤毫毕现。雷声在空旷的大殿里隆隆滚过,震得人心胆俱裂,余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