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西南大明的最后归宿(1/2)

天幕上的画面仿佛被血水浸透,粘稠得令人窒息。露梁海面,炮火撕裂长空,浓烟与血雾交织翻滚。邓子龙鬚发戟张,身先士卒跃上朝鲜战船,三百壮士紧隨其后,刀光泼雪般劈入倭寇阵中。吼声被震耳欲聋的炮火吞噬,唯有那决绝身影如礁石屹立浪尖。

下一瞬,火器误投的爆燃亮得刺眼!邓子龙所在的巨舰瞬间化作一团巨大火球,烈焰冲天,吞噬了老將军和他脚下咆哮的战场。几乎同时,画面急转,李舜臣的龟船如利刃破浪,悍然撞入敌阵核心,旋即被密密麻麻的日舰包围。一枚流弹带著死神的尖啸,洞穿了这位朝鲜柱石的身躯,血在甲板上悽厉绽放。

天幕之下,奉天殿內落针可闻。浓重的血腥气仿佛穿透虚空,瀰漫在每一个角落。兵部尚书唐鐸喉结艰难滚动,脸色惨白如纸。李文忠死死盯著邓子龙被烈焰吞噬的最后一幕,牙关紧咬,腮帮肌肉虬结跳动。朱棣拳头攥得骨节咯咯作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冲天的火光映在他眼中,烧灼著难以言喻的愤怒与悲愴——此等悍勇宿將,竟死於己方误击!

画面再转,已是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午门。六十一颗倭寇首级在木笼中狰狞怒视,万历皇帝端坐龙椅,接受百官山呼朝贺。祭告太庙的礼乐庄严肃穆,分赐內阁的御酒醇香四溢。

“打贏了…总算…打贏了…” 不知哪位勛贵喃喃出声,带著劫后余生般的虚脱。

朱元璋却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砚台跳起。“打贏?”他声音低沉如闷雷滚动,指骨捏得发白,手背青筋根根暴起,“邓子龙!李舜臣!两个顶天立地的帅才!还有多少儿郎的骨头埋在了那三千里江山?!这捷报,是拿血染透的!”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殿內噤若寒蝉的文武,那沉痛的目光像鞭子抽在每个人心上,“为何?为何咱那些想有作为的子孙,从老四之后,都短命!反倒嘉靖、万历这等躲在深宫几十年的,坐得安稳?是北京城的风水坏了龙脉?还是…” 他顿了顿,森寒的目光似要穿透二百余年的迷雾,“…那些文官班子里,藏著吃人的鬼?!”

空气凝滯得如同铅块,无人敢喘一口大气。龙威之下,连呼吸都成了罪过。

死寂之中,魏国公徐达沉稳的声音如同磐石破开冰面:“陛下息雷霆之怒。天机渺茫,后世之事,此时妄断无益。然此战,兵源之选,確有大可深究之处。”

他跨前一步,目光如电,直刺天幕上仍在回放的辽东铁骑冲阵、浙东矿工死战、川兵攀岩夺寨的片段。“辽东直面韃虏,浙东多矿徒剽悍,川地连年与土司爭锋——此三处兵员,皆生於忧患,长於血火,筋骨强健,敢战敢死!反观內地承平之卫所,” 徐达微微摇头,语气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沉痛,“数代安逸,屯田日久,昔日开国锐气,消磨殆尽。卫所之制,耗银虽寡,然兵无战心,將乏血勇,如钝刀朽木,遇强敌则溃!”

户部尚书沈立人下意识摸了摸自己乾瘪的荷包,愁眉苦脸地接口:“魏国公明鑑!然若弃卫所,广募此等强兵,钱粮…钱粮负担…”

“钱粮?!” 一旁的永昌侯蓝玉眉毛一挑,毫不客气地打断,带著战场淬链出的凌厉,“沈尚书!看看天幕!那倭寇登陆,烧杀抢掠,席捲东南,如入无人之境!嘉靖年间几千倭寇横行数省,直逼南京城下!那时候省下的钱粮,够不够买回百姓的命?!够不够买回朝廷丟尽的脸面?!”

他戟指天幕,声音鏗鏘如金铁交鸣:“卫所糜烂,非一日之寒!兵贵精,不贵多!与其养数十万绵羊,不如练十万虎狼!这辽东、浙东、川地,就是天生的虎狼之穴!朝廷当倾力打造几支真能打的强兵劲旅,置於腹心,隨时策应四方!否则,” 他冷哼一声,带著战场宿將的残酷清醒,“今日倭寇,明日北虏,后日苗蛮,处处烽烟,疲於奔命,再多钱粮也填不满这无底洞!”

徐达頷首,正欲补充,异变陡生!

天幕骤然扭曲,刺目的光芒一闪。万历朝鲜的血火战场瞬间被一片莽莽苍苍、云雾繚绕的险恶群山取代!旁白之音隆隆滚过,如同山巔炸雷:

“剿灭哱拜、万历朝鲜战爭,及播州杨应龙之役,並称万历三大征!朝鲜之役,震动东亚;而播州之役,更为大明牢牢锁死西南咽喉!此地,更將是明祚断绝之后,南明抗清最后之壁垒,苦撑二十余载!”

“播州?杨应龙?” 朱棣反应最快,一步踏到丹陛边缘,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住天幕上那层峦叠嶂、深涧密林的诡譎之地。他仿佛嗅到了熟悉的战场血腥与阴谋气息。

兵部尚书唐鐸脑子飞转,急急翻出腹中西南舆图:“陛下!播州宣慰使司!其地控扼川、黔、湖广要衝,山川险绝,易守难攻!其土司杨氏,自唐末据有此地,已歷二十九世,树大根深,儼然国中之国!若其生乱…” 他倒抽一口冷气,不敢再说。

天幕画面陡转。险峻群峰环抱之中,一座倚山而建的庞大石城——海龙屯,如同狰狞巨兽盘踞。城垛之上,黑底金边的“杨”字大旗在凛冽山风中狂舞。画面拉近,一个身著华丽土司蟒袍、面容阴鷙的中年男子立於高台。他眼神锐利如鹰隼,带著毫不掩饰的桀驁与野心,缓缓抽出腰间镶嵌宝石的弯刀。刀锋寒光四射,映著他嘴角一丝冰冷残酷的笑意。正是播州土司,杨应龙!

无声的画面,却比任何吶喊更具衝击力。磨刀霍霍,其意昭然!

然而,真正让奉天殿內所有人灵魂震颤的,並非那囂张的土司,而是紧隨其后的天幕旁白:

“剿灭哱拜、万历朝鲜战爭,及播州杨应龙之役,並称万历三大征!朝鲜之役,震动东亚;而播州之役,更为大明牢牢锁死西南咽喉!此地,更將是明祚断绝之后,南明抗清最后之壁垒,苦撑二十余载!”

“南明抗清…二十余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