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注音和標点符號(1/2)

吴曄脚步急促,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小院。

徐知常和李静观跟在后边,差点跟不上。

通真先生看似在走,但速度和跑也差不多,古人说缩地成寸,放在他身上有些夸张,可也让他们跟得辛苦。

吴曄回到小院,直接找来纸笔。

开始默默写字。

徐知常和李静观走进来,默默站著……

玉枢宝经!

吴曄正在书写的东西,正是玉枢宝经。

不过这次,吴曄以简体字书写,让二人显得有些陌生。

还有就是,他们很快发现吴曄的书写模式,与平日不同,因为吴曄在有些字句后边,添加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符號。

他们想问,但也不好问,只能静静等待。

吴曄很快將玉枢宝经写完,但在二人要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又用硃砂,开始在每个文字旁边標註另外一种符號。

徐知常和李静观看得莫名其妙,吴曄標註的两种符號,如果说第一种他们已经猜到是什么,第二种就完全猜不到了。

“两位看看,如何?”

吴曄將经文抄写好,推到两个人面前。

“先生这符號,是……断句……?”

徐知常询问吴曄第一种符號的含义,这並不难猜。

吴曄頷首,认可了他的猜测。

事实上,古人学习,断句一直是一种麻烦,但也是文人乐此不疲的技能之一。

吴曄在后世,还听到过许多关於断句不同带来歧义的笑话。

断句,也是考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標准之一。

不过对於后世的人来说,断句已经成为歷史。隨著时代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加精准的信息传播方式。

需要依靠个人的能力去进行解读的断句的模式,早就被淘汰了。

標点符號的出现,是知识传播的必然……

譬如他目前所在的宋朝,其实代表句號的圈点和代表逗號的小点,已经出现了。

不过標点符號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太好的推广。

吴曄其实也知道,这很大程度上和资源,文言文的文字形式有关。

標点符號会占用大量的纸张的空间,对於这个物资匱乏的时代而言,过多的標点是对纸张的一种浪费。

其次就是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有大量的虚词可以起到標点符號的作用。

所以对於那些掌握了读写的文人而言,这並不是一个大麻烦。

可是,如果吴曄想將知识往底层下沉的话,降低学习成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让標点符號规范化,就是他目前要做的事情之一。

“经典诵读,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若断句不明,会褻瀆神仙!”

吴曄板著脸,一本正经地恐嚇两人。在表明这件事非常重要之后,继续说:

“对於某些人,断句並不麻烦。可我观道观中许多道友,其实也就勉强识字罢了!

他们读经句读的能力,全凭师父过经。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还是不免会犯错。

所以贫道传下这些標点符號,乃是上圣高真昔日於天上传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