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战起(1/2)

关外瀋阳中卫,大顺在此驻军五千余人,是军事重镇。

凭藉著坚固的城池,大顺对於辽东有著相当大的控制权。

自从十几年前,大顺以惨胜击败韃靼之后,辽东再无大的战事。

大顺朝的商人逐利而来,与此同时带来的,还有开荒的流民。

十几年下来,瀋阳中卫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繁华的城市。

比起关內的一些大县城,也不逞多让,甚至更加富裕。

常年的和平,以及和韃靼的贸易往来,已经让驻军放鬆了警惕。

然而在和平假象的后面,却是隱藏著巨大的危机。

韃靼各部经歷十几年的蓄精养锐,已经缓过气来。

这些年和大顺商人的贸易,也让这个游牧政权,获得了不少的铁器。

如果说这些,让韃靼各部的野心重新壮大起来。

那么今年北方的大雪灾,则是给予了韃靼各部南下的理由。

各大部落的牲畜,几乎冻死大半。族中的老弱病残,也支持不了多久。

南下打草谷的呼声,在韃靼各部中,异常激烈。

新生代的草原男儿,都想著掠夺南人的財富。

汉人的土地温暖,夺取之后,可以放牧更多的牛羊。

汉人中的女子,也比族中姑娘的皮肤更加白皙,还更懂得服侍男人。

韃靼王帐麾下也有高人,一边送上大批財富迷惑瀋阳中卫守將,一边调兵遣將。

就在年关前夕,韃靼调集二十万控弦之士,几十万部落牧民跟隨,攻陷了瀋阳中卫。

猝不及防之下,瀋阳守军溃败,守將战死。

卫所中储备的大量军械物资,成了韃靼人的战利品。

城中的商人,垦荒的流民,一个又一个的被砍下头颅。

汉家女子也成为了,那些韃靼人爭抢的战利品。

挟著一战大胜的威风,韃靼大军几乎將辽东的卫所,一扫而空。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二十万大军直逼山海关。

面对著裹挟大批难民攻城的韃靼大军,军备废弛的山海关守將,一边拼死抵抗,一边连夜上报朝廷。

翌日一早,京城外城的大门一开,背负令旗的信使就纵马冲了进来。

“八百里加急!”

“韃靼大军南下,山海关危急!”

城门口的百姓,在信使挥舞的马鞭下,纷纷避让。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皇帝紧急召集文武大臣,商討驰援山海关之事。

近些年,大顺边境太平,军备鬆弛。

一旦山海关陷落,韃靼百万之眾入关。

不但关內黎民百姓要遭受一场劫难,京城也危在旦夕。

平时文武百官,和皇帝偶尔有些博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敢有丝毫怠慢。

皇帝下达旨意,身为镇国公之孙的牛继宗,带领本部人马,星夜驰援山海关。

镇国公的这个镇字,可不是凭空得来的。

牛继宗这个后辈子孙,为了先祖的荣耀,

京营大军半数人马,隨后会携带輜重在后面出发。

与此同时,勤王的圣旨已经发往各地的驻军。

振威营驻地之中,战鼓声响起,京城各地也有钟声响应。

“这是出了大事了!”

还在李府中悠閒自在的李昭,脸色大变。

只有遭遇重大危机之时,京营才会响起战鼓,召集所有將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