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平江茶楼又有新词啦!(2/2)

此时罗適念出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富弼豁然起身,朗声道:“妙!实在是妙!前面铺垫了那般多的不舍,末句却陡然开阔!

中秋盼团圆,可真有情意,何惧別离?

写词的是谁,竟然能用一首词语与孟泽的明月何时有对抗?

这平山茶楼雅集又是什么人办的,怎么能够一下子聚集两位惊才绝艷的词人!”

罗適闻言哈哈一笑,道:“相公,您可以猜猜,此人您认识的。”

富弼顿时皱起了眉头,道:“此等佳词,此等笔力,天下间除了寥寥几位,如柳七、晏相公、欧阳公外,又有谁能够写出?

柳七、晏相公已经仙逝就不多说了,欧阳公这会儿怎么可能在扬州,他应该还在京城啊!”

罗適笑道:“这首词还是孟泽所写!”

“什么!”富弼有些绷不住。

实际上绷不住的人不止富弼,现场眾人亦是纷纷露出瞠目结舌的神情。

现场看起来有些可笑。

因为罗適那句“这首词还是孟泽所写”就像颗惊雷炸在景园里,而眾多宾客目瞪口呆的模样活像是被惊雷嚇到的鸭子。

这是李当下的想法。

她一个女子,又是一个武人,对诗词实在是不太了解,因此並不能体会到两首词到底有多厉害,这会儿看这场景,顿时觉得极为可笑。

月光下,先前还在悄悄抹眼角的老儒们瞬间直起身子,满脸的悵然被震惊冲得一乾二净,有人手里的摺扇“啪”地掉在地上,竟忘了去捡。

方才嚷著要去平山堂的人也顿在原地,嘴巴张得能塞进拳头。

谁能想到,片刻之前让他们拍案叫绝的《水调歌头》还念念不忘呢,这会儿又一首足以传颂千年的鹊桥仙又横空出世!

关键是,这两首词,竟出自同一人之手!

而这人今夜之前,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眾人震撼之时,富弼起身不自觉来回踱了两趟,忽然停下,指著那张纸,声音里犹然带著不可置信,道:“这孟泽难不成是星宿下凡?

一首水调歌头横空出世,老夫已经是认为以后再无人敢写中秋词,可他转头又甩出一首鹊桥仙…这、这、老夫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形容了。

诸位高才,可曾见过如此大才?”

罗適看著满园瞠目结舌的模样,忍不住有些好笑,然则上一刻他也好不了多少,这会儿道:“相公先前还说『哪有那么多千古佳词』,如今信了吧?”

富弼嘆了一口气,道:“老夫见多识广,在汴京见过多少才俊,便是当年的柳七以及晏相公老夫也是见过的。

可也不曾见过短短一夜,便拿出两首同一题材,而且水准这么高的词作,这孟泽之词才,可谓是鬼神怖!”

富弼不属於柳永、苏軾式的“纯文人”范畴,更偏向“经世致用”的政治家文风。

作品多为奏议、书信、碑誌等应用文体,核心目的是传递政治主张、记录政务事件,並非追求辞藻华丽或情感抒发。

然而在场所有人不会质疑富弼的欣赏能力,毕竟富弼也是从科举之中脱颖而出的,虽然是茂材异等科,但一样要求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