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契机!(1/2)

不过也能理解,孟府內部复杂的环境,根本就不適合孩子成长。

要知道,母亲在孟府只是个妾室,身份本就低微,日子过得如履薄冰,需要看的脸色简直数不清。

最直接的便是孟泽的嫡母——也就是父亲孟平的正妻。

在父亲这一房里,嫡母才是名正言顺的“大妇”,掌家理事、主僕调度全凭她一句话。

孟泽每次见这嫡母,回话时候战战兢兢、连抬眼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她不快。

可这还只是第一层。

父亲孟平在族中排行最小,上面还有几个哥哥。

兄弟们为了爭夺家族航运的权力、田產的分配,明里暗里斗得厉害。

这种手足间的较劲,往往会牵连到家里的女眷孩子。

母亲一个没根基的妾室,既不能像嫡母那样背靠娘家撑场面,又得跟著父亲受族中其他人的打量。

而整个孟府的管事权都在大伯孟修夫妇手里,大伯母作为“府里的当家主母”,比父亲的嫡母更有威严。

孟泽每次在府中遇见她,连走路都得放轻脚步,回话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生怕自己哪点做得不合规矩,被她挑出错处,连累父亲在兄长面前抬不起头。

而这一切的顶端,是孟家的太爷太奶。

老两口虽不常理事,却握著家族最终的话语权,府里小辈的前程、女眷的份例,全凭他们一句话定夺。

孟泽这样的妾生子,一年到头难见老祖宗几面,可每次远远听见他们的声音,都得屏著呼吸跪安,连大气都不敢喘。

在这样层层叠叠的规矩和权势压著,孟泽活得像株墙角的草,风往哪吹,就得往哪倒。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你怎么能够期待他拥有健康的心理?

所以,若有可能,孟泽还是想带著母亲妹妹离开孟府。

孟泽算不得心思深沉之辈,但亦非轻浮之辈,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个孤儿一路成为知名学者。

从性格上来说,他是个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之人。

他对中国传统的研究相当深入,自然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脱离一个家族可没有那么简单。

一个妾生子想要脱离家族,便意味著是对家族的背叛!

大宋以孝治天下,家族以孝道二字钳制所有的家族成员,这乃是大宋整个体制稳定的根基。

若是孟泽轻易去触碰,势必会撞得头破血流。

这是一件极为艰难且极为凶险的事情。

因此此事不能急,须得寻找到一个最合適的契机!

吃过晚饭,孟泽本想跟著母亲识字,但奈何实在过於疲惫,邢巧云才教了几个,孟泽便扛不住睡觉去了,不过片刻,便鼾声大作。

孟薇撇了撇嘴,道:“娘,我哥就不是个学习的料子,你看,每次一学习,他总是睡得特別快!”

邢巧云心下暗暗嘆了一口气,自家儿子是什么样子,她心里自然是有数的,不过身为母亲,总是抱有期待便是。

……

天刚蒙蒙亮,孟泽便睁开了眼睛,因为外面有人在敲院门。

孟泽赶紧起身出去开门,母亲与妹子是女性,总不能让她们蓬头垢面的见外人。

孟泽开了门,却发现是孟府的僕役邹金水。

邹金水看到是孟泽开门,似乎有些失望,眼睛往院子里面探索,期待可以看到孟泽的妹妹孟薇,实在不行,看看孟泽的母亲也行……嘿嘿。

然则下一刻看到孟泽冷冷地看著他,赶紧道:“阿泽,管家说今日去雅集园整理库房,你收拾一下,一会赶紧过去。”

孟泽点点头,隨口问了一句,道:“怎么忽然整理库房了?”

邹金水笑道:“这事儿你还不知道么,咱们孟家雅集园新聘请了一个掌柜,掌柜要摸摸家底唄。

你一会儿早点去啊,听说新掌柜是个严苛性子,若是去晚了,到时候给管家脸色看,管家非得抽你不可。”

孟泽心下一动,隨即点点头道:“好,我收拾收拾就过去。”

邹金水赶紧去通知其他人了。

孟家雅集园的情况他知道一些,因为在办雅集的时候,他也要过去帮忙的。

孟家本是靠航运发家的世家,按理说与文人雅集毫不相干。

可大宋偏偏是文人的天下,风气如此,即便是富商巨贾,也得往书香门第的路上凑。

孟家自然不甘只做个满身铜臭的航运商户,早想往“士”这层身份上靠。

只可惜族中子弟就没有会读书能考上进士的,因此只能附庸风雅。

於是便有了这雅集园——名义上是供文人雅士吟诗作对的场所,实则是孟家结交人脉的棋盘。

一来能討好官员,让自家的航运生意多几分照拂;

二来能拉拢读书人,好让族中子弟沾染些文气,將来若能在科举上搏出个前程,孟家才算真正改了门楣。

这等做法,在扬州的豪商里早已是常態。每逢年节,各家便爭相办起雅集,拼著財力邀请官员与名士。

谁能请来的贵客名气大、分量重,谁家的雅集便更风光,日后出去谈生意,旁人也得高看一眼。

说到底,办雅集既是炫富,更是炫耀人脉的资本,孟家自然也不能免俗。

可孟家在扬州的富商里,財力本就排不上前列,族中又没出什么拿得出手的读书人,根本就撑不起场面。

这雅集园自开办起,便只能靠外聘有经验的掌柜打理。

至於为何突然要换掌柜……孟泽笑了起来。

这孟家自己出不了读书人不说,连怎么识別有能耐的读书人也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