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曄的SSR(1/2)

【王先生(管理员)】:@明思宗崇禎皇帝,切记,京营整顿,適可而止,目前以稳定为上,莫要激进,以免勛贵反弹。

【明思宗崇禎皇帝】:我明白!此外…售卖古董之事,曹化淳等內官已初步笼络,我思忖著,若能再掌控部分锦衣卫,便可打通关节,將生意做往江南富庶之地!只是…不知现今锦衣卫中,何人可堪笼络?”

王辰敲击著键盘,调出自己早就下载好的各种明末史料,一番斟酌后,就给朱由检透底。

【王先生(管理员)】:你登基后,原指挥使田尔耕(阉党)已倒台。现今掌锦衣卫印者应为郑士毅,然此人不堪大用。后续你將任用董琨,其人急功近利,不久便会被罢免。之后乃吴孟明,此人虽算公正,但优柔寡断,常观望东厂脸色行事。至崇禎末,则为骆养性执掌。”

提到骆养性,王辰的脸上带上一丝冷意。

【王先生(管理员)】:骆养性出身锦衣卫世家,能力有些,然节操全无!李自成攻京师,他未战先降;遭拷掠追赃交出三万金;后竟又降清,为清廷总督天津军务,搜罗前明人才甚是卖力!此等首鼠两端之辈,绝不可信!”

朱由检一脸厌恶,双手不停的颤抖。

原本因为用“蜂窝煤”之利撬动勛贵的喜悦。

瞬间被骆养性的无耻行径给浇灭了。

“骆养性…朕记下了!今后断不会用此等人!

【明思宗崇禎皇帝】:竟……竟是如此无耻之徒!?那…那我大明锦衣卫,竟无忠臣乎?!

王辰的倒是没有废话,给朱由检上传了三份史料。

高文采,崇禎末年为锦衣卫街道坊掌刑千户(从五品),守宣武门。城破,率一家十七口皆自杀殉国。

李若璉,崇禎元年武进士,后累官至锦衣卫指挥同知。城破时坚守崇文门,赋绝命词:『死而死耳,何必后世知;今日之事,义不辱。』自縊殉国!

王守林,锦衣卫百户,城破后亦自縊殉节!

“高文采…李若璉…王守林…这才是朕的肱骨忠臣!”

看著锦衣卫中为数不多的忠义之人自杀殉国,朱由检不免为之感动,甚至想要立刻提拔。

但下一刻,他马上放弃这个念头。

李若璉是明年才中武进士入职。

高文采、王守林如今恐仅是百户、总旗之流,位卑言轻。

【王先生(管理员)】:@明思宗崇禎皇帝,你想倚重他们抗衡骆养性这等世家子弟,短期內绝无可能。笼络锦衣卫之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你可先从曹化淳等处暗中留意高文采、王守林等人,考察其品性能力。待时机成熟,再徐徐提拔。至於李若璉,明年武举后,可让郑士毅重点栽培。

【明思宗崇禎皇帝】:明白了。我必暗中留意,徐徐图之。

巨大的现实落差让朱由检有些沮丧,整顿厂卫远比想像中复杂。

他虽有不甘,但也知此事急不得。

【唐昭宗】:先生!自更换宫人后,杨復恭愈发跋扈,愈发骄横,视刘季述、王彦范、韩全诲、刘景宣如无物!此辈皆敢怒不敢言,然怨毒日深!唯左枢密使西门重遂,稳坐钓鱼台,不动声色,实乃老奸巨猾之辈!

长安紫宸殿。李曄回想起朝会上杨復恭那副目中无人的跋扈模样,以及其他宦官那隱忍而怨毒的眼神,心中既感快意,又有一丝不安。

西门重遂的沉稳,让他感觉像一条隱藏在深水下的毒蛇。

西门氏。

其家族底蕴確不逊杨氏。

始祖西门珍歷仕肃、代、德、顺、宪五朝,监军四方,政声卓著而不擅权,堪称宦官世家之异数。

“西门重遂”

王辰坐在电脑前沉吟著。

他对这个在史书上著墨不多的权宦,最初的认知,还是源自大四时读过的一部晚唐背景小说。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西门氏底蕴深厚,西门重遂能於杨復恭权势熏天时隱忍不发,静待其自取灭亡,绝非易与之辈。在杨復恭倒台后,稳坐观军容使、右神策中尉之位,其城府之深,远非常人可及。若非后来李茂贞兵逼京师,逼你杀之,此人或成又一权宦。此人,你暂不必主动招惹,静观其变即可。

王辰的一番话,让李曄沉默了。

这禁內的水,怕是比自己想的还要深。

自中唐宦官参政百年来,杨氏、西门氏两家便是前二的宦官世家。

其他权宦,王氏、梁氏、仇氏、田氏,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只有杨氏西门氏始终屹立不倒、长期倾轧。

可以说,杨氏西门氏两家间的爭斗,就是中晚唐內廷之爭、上至君主废立的缩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