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全文完(1/2)
凯旋迴京的盛况犹在眼前,转眼已是三年过去。大祁国泰民安,边境再无战事,真正进入了太平盛世。
这日,镇北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今日是萧慕玥和萧念云的四岁生辰,也是秦桑与辛锐大婚的日子。双喜临门,整个侯府洋溢著喜庆的气氛。
祁玥一早便忙著打点各项事宜。如今的她已完全適应了侯爷夫人的身份,处理起府中事务游刃有余。
“娘亲!”念云穿著新衣跑进来,扑进祁玥怀中,“舅舅说今天要给我和哥哥做大风箏!”
祁玥为女儿整理衣襟,笑道:“那你要谢谢舅舅才是。”
慕玥跟在妹妹身后,小大人似的行礼:“母亲,宾客已经到了前厅,父亲让孩儿来请母亲。”
祁玥欣慰地看著儿子。慕玥虽然才四岁,但言行举止已颇有萧隨云的风范,沉稳懂事。
前厅中,萧隨云正在招待宾客。见到祁玥,他微笑著迎上来:“都准备妥当了?”
祁玥点头,目光扫过满堂宾客。太子与太子妃、祁怀鹤与辛兮瑶、祁明月与姚修言……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绝於耳。
吉时到,秦桑与辛锐的婚礼正式开始。秦桑身著大红嫁衣,美得令人移不开眼。辛锐更是喜形於色,多年的守候终於修成正果。
“真好。”祁玥轻声感嘆,“有情人终成眷属。”
萧隨云握住她的手:“就像我们一样。”
婚礼结束后,便是孩子们的生辰宴。慕玥和念云收到无数礼物,最得他们欢心的却是萧隨云亲手做的一对木马。
“爹爹最好了!”念云抱著木马不撒手。
慕玥虽也喜爱,却仍保持著小大人的模样,规规矩矩地向父亲道谢。
宴席间,太子宣布了一个消息:皇帝决定在明年禪位,由他继位。
满座皆惊。萧隨云起身道:“殿下英明,必能开创盛世。”
太子微笑:“还需诸位爱卿鼎力相助。”
宴席持续到深夜。送走宾客后,萧隨云与祁玥在院中漫步。月光如水,桂飘香,与多年前定情之夜的景致一般无二。
“时间过得真快。”祁玥感嘆,“转眼孩子们都四岁了。”
萧隨云揽著她的肩:“待太子登基,我打算辞去朝中职务,多陪陪你和孩子们。”
祁玥惊讶:“你还年轻,为何……”
“这些年来,我为大祁做的已经够多了。”萧隨云目光温柔,“如今四海昇平,我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况且……”
他顿了顿:“慕玥和念云渐渐长大,我想亲自教导他们。”
祁玥靠在他肩上:“只要你开心,我都支持。”
次年春天,太子正式继位,是为景和帝。新帝登基后,萧隨云果然上书请辞军职。景和帝再三挽留,见他心意已决,最终准奏,但仍保留他镇北侯的爵位,允他参与朝中大事的商议。
辞去军职的萧隨云仿佛换了一个人。他每日陪著祁玥教导儿女,偶尔与辛锐切磋武艺,或与秦桑探討医术,过上了嚮往已久的平静生活。
这日,他正在院中教慕玥习字,念云在一旁玩耍,祁玥坐在廊下绣,阳光暖暖地照著一家人。
“爹爹,这个字念什么?”慕玥指著书上的字问。
萧隨云耐心解答:“这个字念『仁』,仁爱的仁。为君者要以仁治国,为人者要以仁待人。”
念云跑过来,奶声奶气地问:“爹爹,那我要对所有人都很仁爱吗?”
萧隨云將女儿抱到膝上:“对好人要仁爱,对坏人则要勇敢。就像爹爹以前打仗,对百姓仁爱,对敌人勇敢。”
祁玥听著父子三人的对话,心中满是幸福。这样的平静生活,正是他们歷经磨难才换来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秋日的一天,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西戎发生內乱,阿史那宏趁乱夺取政权,再次集结军队,欲犯大祁边境。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景和帝急召萧隨云入宫议事。
“隨云,此事你怎么看?”御书房內,景和帝神色凝重。
萧隨云沉吟道:“阿史那宏此人野心勃勃,但西戎刚经歷內乱,军心不稳。若是及时出兵,必能一举平定。”
“朕欲御驾亲征,你可愿隨行?”
萧隨云跪下行礼:“臣义不容辞。”
回府后,萧隨云將此事告知祁玥。祁玥虽担忧,却知这是他的责任。
“去吧,”她为他整理行装,“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这一次,萧隨云不再是主帅,而是以参军身份隨驾。景和帝亲自统帅三军,士气大振。
出征那日,祁玥依旧带著孩子们在城楼相送。不同的是,这次慕玥和念云已经懂事,知道父亲要去保家卫国。
“爹爹要打败坏人!”念云挥舞著小手。
慕玥则认真地说:“孩儿会在家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萧隨云欣慰地摸摸儿子的头,又深深看了祁玥一眼,转身跨上战马。
大军开拔,祁玥望著远去的旌旗,心中默默祈祷。
战事比预想的顺利。在景和帝的英明指挥和萧隨云的巧妙谋划下,大祁军队连战连捷,很快就將西戎军队逼退百里。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时,意外发生了。景和帝在巡视前线时遭遇埋伏,危急时刻,萧隨云挺身相护,身中数箭。
消息传回京城,祁玥几乎昏厥。她强忍悲痛,立即请秦桑一同前往边关。
当她们赶到时,萧隨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伤势严重,需要长期休养。
“你怎么又……”祁玥看著他满身的绷带,泪水止不住地流。
萧隨云虚弱地笑笑:“保护陛下,是臣子的本分。”
景和帝感念萧隨云的救命之恩,特赐他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又下旨在全国各地修建忠烈祠,供奉为国捐躯的將士。
在祁玥的精心照料下,萧隨云的身体渐渐康復。然而这次重伤终究伤及根本,太医说他今后都不宜再上战场。
“这样也好,”回京的马车上,萧隨云握著祁玥的手,“我终於可以安心陪在你和孩子们身边了。”
祁玥靠在他肩上:“嗯,我们回家。”
回到京城,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景和帝亲自出迎,百姓夹道相迎。
更让萧隨云惊喜的是,慕玥和念云在先生的教导下,已经会写简单的诗句欢迎父亲归来。
“爹爹是英雄!”念云扑进父亲怀中。
慕玥则认真地说:“孩儿长大后也要像爹爹一样保家卫国。”
萧隨云抱起一双儿女,眼中满是欣慰。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五年过去。大祁在景和帝的治理下越发强盛,真正实现了国泰民安。
慕玥和念云已经九岁,一个沉稳聪慧,一个活泼伶俐,都是京城中有名的好孩子。
这日,萧隨云和祁玥在园中品茶,看著孩子们在院中玩耍。
“时间过得真快。”祁玥感嘆,“转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萧隨云握住她的手:“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祁玥微笑:“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暉洒在相携的二人身上。多年的风雨过后,他们终於过上了嚮往已久的平静生活。
腊月二十三,小年。京城飘起了细雪,家家户户开始洒扫庭院,准备年货。镇北侯府內,祁玥正指挥下人悬掛灯笼,萧隨云则在一旁写春联。
“爹爹写得真好看!”念云踮著脚看父亲运笔。
慕玥在一旁认真临摹,小脸上满是专注。
萧隨云写完最后一笔,满意地放下毛笔:“今年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第十个年头,该写些特別的。”
祁玥走过来,念出对联:“『岁月静好承平世,琴瑟和鸣共白头』。写得真好。”
“娘亲,什么是琴瑟和鸣?”念云好奇地问。
祁玥温柔解释:“就像爹爹和娘亲这样,相亲相爱,相守到老。”
萧隨云揽住妻子的肩,眼中满是柔情。十年的光阴非但没有冲淡他们的感情,反而让这份情意愈发醇厚。
这时,管家送来一封请柬:“侯爷,夫人,宫里送来帖子,请除夕夜携公子小姐入宫赴宴。”
祁玥接过请柬,对萧隨云笑道:“看来今年的团圆饭,要在宫里吃了。”
东宫·承恩殿
太子萧承稷放下硃笔,揉了揉眉心。登基五年,他早已习惯了操劳国事,但每到年关,总还是觉得格外疲惫。
“陛下,该用膳了。”苏清婉端著食盒走进来,身后跟著两个小皇子。
“不是说了,在寢殿里还是叫夫君就好。”萧承稷露出难得的轻鬆笑容,抱起扑过来的小儿子。
苏清婉温柔地布菜:“礼不可废。不过今日的晚膳,臣妾特意做了几道陛下爱吃的家常菜。”
看著桌上简单的四菜一汤,萧承稷心中暖流涌动。这些年,无论他身份如何变化,苏清婉始终是他最知心的伴侣。
“除夕夜宴的菜单可擬好了?”他用膳时间。
“都安排妥当了。特意吩咐御膳房,今年要多备些北狄风味的菜餚,好让二弟妹尝到家乡味。”
萧承稷点头:“你想得周到。承睿和阿史那云今年难得回京,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用过晚膳,苏清婉为萧承稷按摩太阳穴,轻声道:“臣妾瞧著,二弟妹近日似乎有心事。”
“哦?”萧承稷睁开眼,“怎么说?”
“前日她来请安,问了些北狄使臣的事。臣妾觉得,她可能是想念故土了。”
萧承稷沉思片刻:“这些年,她为了承睿,与母国决裂,確实不易。待过了年,让承睿陪她回北狄省亲吧。”
苏清婉微笑:“陛下仁厚。”
睿王府
阿史那云对著铜镜出神,手中把玩著一枚北狄风格的银饰。
“云儿,看为夫给你带什么回来了!”萧承睿兴冲冲地进门,手中拎著一只羽毛鲜艷的雉鸡。
阿史那云连忙收起银饰,强打笑容:“好漂亮的雉鸡。”
萧承睿放下猎物,敏锐地察觉到妻子的异样:“怎么了?是不是又想家了?”
阿史那云低下头:“前日北狄使臣送来年礼,其中有我母亲的信……她病了。”
萧承睿握住她的手:“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向皇兄请旨,陪你回北狄探望。”
“不可。”阿史那云摇头,“你我是与北狄决裂之人,若是回去,恐怕……”
“怕什么?”萧承睿不以为然,“如今两国交好,岳母病了,女儿回去探望天经地义。再说,有皇兄的旨意,谁敢说什么?”
阿史那云眼中泪光闪烁:“承睿,谢谢你。”
萧承睿笑著擦去她的泪水:“傻丫头,你我夫妻一体,何须言谢。等过了年,咱们就动身。”
公主府
三公主萧承玉正在书房批阅奏章,祁明轩端著药碗走进来。
“殿下,该用药了。”他將药碗轻轻放在案几上。
萧承玉头也不抬:“放著吧,批完这些就看。”
祁明轩无奈,只好拿起奏章念给她听,让她一边听一边用药。这是他们多年来的默契——他协助她处理政务,她则在他的督促下保重身体。
用完药,萧承玉终於放下硃笔,揉了揉手腕:“这些年,辛苦你了。”
祁明轩微笑:“能替殿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这里没有外人,叫承玉就好。”她靠在他肩上,“有时候真羡慕二皇兄和二皇嫂,可以逍遥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