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燕国使来(1/2)

五月十八日,烈日炎炎,邯郸城外的平原易野,许多耕夫挥汗如雨为田地除去杂草。

每当耕种之时,田地里的杂草生长极快,还会跟庄稼抢夺土壤和雨水,农家见此情形更在著作里將农田杂草列为三害之一。

本要专心除田地之害的耕夫,今日却频频抬头,將目光瞥向远处在洒扫道路的役夫,还有持戈持鈹,背负弓箭站立在道路两侧的百名士卒。

道路的正中央站著高矮胖瘦的赵国贵族们,最前面的是赵国太子偃,旁边则是燕太子丹,再往下推则是些赵国宫廷官吏。

道路左边是握著排簫的数十名乐女与等待清歌雅舞的倡优,其中男女各有带妆。

赵舞名动天下,自小从事舞乐的倡优更是引得权贵喜爱,除了一些有姿色的男子也为倡优,更多是女子做倡优,女子学习音律琴瑟,身材优美善舞,穿著履能游媚贵富,列国权贵也常购得赵国倡优为喜,赵女遍布各国诸侯与后宫。

“来了!”

“燕相来了,快快站列好,君等赶紧整理衣冠,不可怠慢了贵客。”

“唯!!”

前面远远传来讯息,有人喊了一声,其余前来迎接的赵国官吏与贵族纷纷开始整理衣袍。

燕国相栗腹奉燕王之命,携带使团与五百金前来赵国邯郸为赵王庆生,等结束后还要留在邯郸与赵国约盟。

对於这样的大事,赵王丹自然不敢怠慢,赵国如今国力大损,就是需要与各国结盟,才能保赵国不受侵害。

自从秦国被魏楚联军击退,短短数年就捲土重来,不仅连攻韩赵,还灭了周室公国。

三年前秦军又夺回了被魏国占据的河东全境,对赵国虎视眈眈。

面对秦王的强势,赵国虽说早与魏楚约盟,但如果能再多出燕国就更好不过。

燕国固然国力较弱,实力不如天下诸侯,此时却要强於三晋之一的韩国。

若能倚仗为助力,也能减少北边的压力。

赵王特意安排太子赵偃负责接待燕国相之事,连不少倡优都是宫廷精挑细选出来的,拿自己所爱的美人来接待栗腹,已然十分看重燕国了。

天下贵族喜爱听到悦耳的乐声,以及尽情享受美色,再养足口腹之慾,让自己处於安乐舒適的状態,以此逃避世间纷扰。

赵王以己度人,早安排人手到邯郸附近的马服山狩猎野物,又搬来各国的编钟、句鑃、编磬乐器,准备好好彰显赵国待客之道。

“到了,到了!”

“燕使到了,诸君莫走了神。”

伴隨著人群中接连的喊声提醒,燕国马车车队越来越近,太子赵偃低头整理冠服,对著太子燕丹点头示意。

瞭望栗腹远远下了马车,带著燕国使臣们在趋步赶来,赵偃也赶紧带著人快步过去,等到靠近时,作揖略微弯腰袖口整齐摆动,犹如鸟张开翅膀般表示欢迎。

这是周礼中接见別国使臣的“翼如”礼仪。

“相国远道而来,真乃赵国的荣幸,偃奉君父之命早已备好酒食与筵宴,可先入王宫洗浴扫除多疲惫,再入筵宴听奏乐之音。”

赵国太子偃毕恭毕敬说道。

年约五旬的栗腹身高七尺有余,只是生得胸宽体胖腰圆,不像北地的燕人粗獷,倒像几分卫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