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游侠之士(1/2)

赵政笑吟吟將项昌送走,看向堂內解剑给侍者,跪坐在席位的卫僚,便吩咐隨从取来十金,亲自端给对方。

“王孙为何?僚虽贫无置锥,却也並非贪图钱財之人,且未立下功劳,收下受之有愧,望王孙莫要羞辱。”

卫僚见秦王孙端著財帛过来,不由神色一紧,连忙施拜道。

赵政解释道:“有一事托君去办,故先给少许钱財,卫君勿惊慌。”

“实不相瞒,平原君之孙赵广与我有怨,驛馆刺客疑似此人唆使,士卒们日益亲近,却始终为他人所遣,难作持久之计。”

“我为质子不便出邯郸,望君出城前往各地替政招募游侠门客,外出不可无钱財,故奉十金解窘。”

赵政早苦於人手不足,燕赵士卒虽然好用,却根本留不住。

找上门来的律是秦人的“间”,专门用在赵国打探消息,也不可能为他长期所用。

只能將招揽门客的重任託付给卫僚,恰巧项昌今日带了十金来访,赵政乾脆慷他人之慨,试一试卫僚的信义。

原来如此,卫僚点了点头。

他不明白结怨的缘由,但贵族间的仇恨,在外人看来莫名其妙,身处其中才知晓纠纷。

今日刚来投效,也不好多问。

望著摆放的十金,卫僚不禁皱起眉头。

列国度量衡制度差异很大,赵国以鎰、釿为量,楚国以銖、两、斤为量,魏国则用斗、升、分、益为量,剩余诸国均有自己的度量。

十金能购得二千四百石谷粟,再加一些杂食野蕨,省著点进食能够三百人吃一年之久。

当年墨子见公输班也是拿十金为藉口,请他去杀侮辱自己的人,公输班从神色不悦,到不得已说出理由。

可见十金是一笔不小的財帛。

“王孙赐数金便可,无需十金之多,且僚带重金在身,君不怕我一去不復返吗?”

卫僚肃容问道。

主君应当慎重为主,两次面就给予十金托他去办事,若將来轻信了不轨之徒,岂不酿成大祸?

嘴里说的好没用,重要需言行一致。

赵政看出了疑惑,笑了道:“自古成事者,皆需要股肱腹心,左膀右臂引为助力。”

“卫君需招揽重情重信之辈,而重信者常常陷於窘迫,当用钱財救困济贫。”

“十金对捉襟见肘的我非常重要,但政要做的事,远比十金更重要。”

赵政顿了顿语气,朗笑道:“不瞒卫君所知,我母子在赵国靠借债度日,如今还欠邯郸豪富郭开的债息三百金。”

“別人羡慕我名动邯郸,轰动一时,谁又知晓我身陷囹圄,连刺客都来凑热闹。”

赵政指了指自己,又指向卫僚道:

“君若携带钱財而去,我不会怪自己看走眼,只会惋惜天下少了位践行诺言的士。”

“儘管如此,仍愿用十金一试,千金万金又如何,只要我还活著就能復得。”

赵政指向胸膛,扬眉高声道。

只要人活著什么钱財得不到,什么事办不成,哪怕千年后有贼人冒充乃公名头,亦能筹到款。

卫僚顿时愣住,望著秦王孙满怀信心的样子,联想到他少年就名动邯郸,观言语也谨慎不已,再加又豁得出去,將来必会成为秦国不一般的封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