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小人也有义者(1/2)

赵政和太子丹略微愣住,平原君怕病得不轻了。

赵广辱人在先,赵政还击在后。

得知事实情况下,还敢让他去负荆请罪,当真把秦国王室顏面按在地擦。

就算再怎么为质子,终归是秦王血脉,这不打嬴稷老脸吗?

本来是私人恩怨,被门客这一搅,成了两国纠纷,平原君已然神志不清了?

燕丹见天赐良机,立刻义愤填膺道:“王孙不必惊慌,平原君为赵相却以大欺小,介进小儿之爭,必为天下所骂。”

“等丹用符调驛馆燕卒持戈前来,把这群鼠窃狗盗徒打出去。”

看赵政皱眉沉思,燕丹误以为秦王孙觉得他自吹自擂,解下佩符就递给隨从,拍胸脯高声道:“燕人多壮哉,见不惯有人欺负孤儿寡……”

说出来他立即后悔,秦王孙的严君还在咸阳为公子,这岂不是在诅咒人?

燕丹忍不住给自己嘴轻拍一下。

都怪天下战乱不止,孤儿寡母隨处可见,招贤纳士时说多了就嘴顺了,他想结交秦国,不是想得罪秦国。

赵政听到太子丹的无心之失,倒没什么芥蒂,秦异人连见都没见过,燕丹至少还时不时拿钱財救济他。

怎能让济困扶危的太子丹心寒,故乾脆当没听清。

燕丹还以为一时口误,会引得秦王孙不满,没想对方竟揭过去。

“王孙越发豪爽,不拘小节,就算並非秦王孙,也值得一交啊。”

太子丹原本略有后悔把燕卒也搅了进去,现在觉得倒也不赖。

十五六岁本就是最容易衝动的年龄,平时再怎么冷静,头脑一热也会不管不问,况且太子为一国储君说话绝不能反悔。

他拍著胸口道:“王孙不用为丹担忧,待再过一段时间,燕相便抵达邯郸与赵王约盟。”

“平原君为赵国相,亦要顾及燕国几分,不敢开罪丹。”

赵政还未来得及道谢,就听见一道轻柔声音传来。

赵姬站在外边听了许久,燕太子丹愿意挺身而出,她也激动掀开草帘对燕丹,秀眸露出感激神色,躬身长拜谢道:“妾,多谢太子力保我母子。”

“若將来归咸阳,妾必劝子楚说服秦王赠送三城给太子,报答今日之恩。”

听到赵姬的承诺,燕丹只是笑了笑,没有多放在心里,秦王孙只是秦国王室一寻常王孙,大父现今才是秦太子。

想要秦王给他三城谈何容易,只要秦国知道燕国有亲近之心,好间接减少两国结盟的阻力,比送三座城,更符合他心意。

燕丹虚托起赵姬,施礼笑道:“赵夫人无需多礼,丹与王孙相交乃是情意诚篤,並非为了贪图何物。”

挟恩求报容易得罪人,润物细无声才能办大事,太子丹怎能不懂。

三人在书房静坐等待,不出一会儿密集脚步声在驛馆外响起,伴著声嘶力竭的吶喊,与吵杂的哭喊声。

隨著外边尘埃落定,呼喊声渐渐微弱,太子丹隨从大步踏进驛馆,站在草帘外边拱手,用燕语稟报导:“太子,已將平原君门客驱赶至別处,据求饶者说,他们是被赵广所激,才自告奋勇偷跑出来,平原君並不知情。”

燕丹把这番话如实转告出来,听得赵政不禁粗眉高扬。

千算万算,没想到平原君压根不知道,全是赵广在搞事情,当时就该狠狠地给他嘴巴抡一重锤。

要不是燕丹恰巧到访,数十门客必会强行衝进驛馆,结局不知道会如何收场,真欺人太甚。

赵政拍案怒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总有一天我会让赵广自食恶果,那时求饶也无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