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胸有成竹(1/2)

考场內,张云的试卷被收走后,立刻被送到了副主考和几位同考官所在的堂上。

按照流程,试卷需先由同考官批阅筛选,择优推荐给主考的县令。

此时几位监考官也是迫不及待的看起了张云的考卷。

一位姓孙的学官最先拿起张云的试卷,他早已听说过张云之名,心中也早已对张云存了几分好奇。

试卷甫一入手,他就先看墨跡字跡,这也是科考阅卷的惯例。

若是考卷被污了,就算你的文章写出来也不可能录取你。

“好好好!”

张云经过这些年的练习,一手馆阁体还是拿的出手的。

只见卷面上的字,端正严谨,清秀有力,已是颇有些大家风范,因此他对张云的试卷第一印象就颇佳。

待他看到张云那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破题“圣人论治,重在得民之心,非徒恃其术也”时,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不由轻咦一声。

“孙兄,何事惊讶?”身旁另一位同考官当即问道。

“诸位且来看此文。”

孙学官將试卷摊开,几位学官立刻围拢过来。

他手指试卷,语气带著兴奋:“这篇文章破题便高屋建瓴,直指『得民心』之要旨,全然跳脱了断句之爭的窠臼,此子见识不凡啊!”

眾人细读下去,只见文章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义理阐述深刻而不迂腐。

尤其难得的是,文中不仅引经据典,更结合了为政实务,提出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方能真正“使由之”而“使知之”的观点,可谓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妙啊!”

另一位年长些的学官抚须讚嘆,“没想到此子年纪轻轻,竟能写出如此老成持重、见解独到的文章,实属难得。

诸位且看此处,『大道精微,非人人可即刻领悟,故需先引导其遵循践行,於实践中渐悟其理』,说得何等通透!非深諳教化之本者不能道也。”

“確实如此!”第三位学官点头附和。

“全文一气呵成,理足辞畅,更难得的是这份沉稳大气和恤民之心,全然不似少年人手笔。

依我看,此篇定为『圈』(优秀)等,可列为首场之冠,当荐於县尊案前。”

这时另一名高姓学官犹豫道:“如今其他考生还未交卷,是不是太早了些?”

“高兄不必担心,咱们只是先送到县尊面前,点案首还早嘛,若后续还有优秀之作再送於县尊面前也是不迟……”

“孙兄所言甚是……”

几位考官意见达成一致后,孙学官亲自將试卷整理好,並在卷首附上“荐批”,然后命书吏即刻呈送予正在后堂休憩的主考官,县令林语堂。

林语堂接过书吏送来的试卷,先看了同考官们的联名荐批,心中已有了几分期待。

他先是喝了一口茶,隨后方展开试卷,细细品读起来。

初时,他还神色平静,但隨著阅读深入,他的目光越来越亮,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

读到精妙处,他甚至忍不住轻轻叩击桌面,低声吟哦。

“好!好一个『重在得民之心,非徒恃其术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