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镜花水月(2/2)

“老朽与陈老苦思半晌,竟难有工整之下联,不知小友心中可有佳对?”

张云闻言道:“二位老先生谬讚了。此联確极难应对,小子亦是偶然得之,苦思至今,亦觉难有完美之对。若说强对,或有几个,但终觉有瑕疵,难称工稳。”

“哦?愿闻其详!”

陈庆眼睛一亮,催促道。

张云便將自己所知几个下联一一道来:“小子想过以『炮镇海城楼』应对。不过此句五行偏旁倒是勉强对应『火金水土木』,然意境却与上联之清幽雅致相去甚远,杀伐之气过重,失了韵味。”

陈庆、赵琿闻言点头:“確是如此,此对我二人亦想过,终觉不美。”

张云继续道:“后小子又欲以『灯深村寺钟』应对,这句意境虽然稍近,但偏旁却难以周全,且『钟』字为双『金』,亦是不妥。

再如『茶烹凿壁泉』,『烹』字下四点为火,『凿』字金部首,然五行顺序与位置皆与上联难以完全契合,终是牵强。

故此联至今,在小子心中,仍是无解之绝对。”

听到张云如此坦诚且分析得条条是道,陈庆与赵琿皆是心下感嘆。

陈庆长嘆一声:“小友所言甚是。能出此绝对已显才情,更能明晰其难对之处,见识非凡。”

言罢,他似是想起什么,和声问道:“方才听李教諭言,小友家境似乎不甚宽裕?”

张云並没有隱瞒而是坦然以告,张云一怔,坦然道:“回陈老,小子家贫,全靠族中帮衬,方能安心读书……”

陈庆闻言感嘆道:“遥想老夫当年求学之时亦是与小友一般无二,直到中了秋闈方才有所改善……”

赵琿也是在一旁附和,这时他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从袖中取出些银两相赠。

陈庆把银子放在一起道:“今日得见小友这般英才,实乃快事。区区薄银,聊助笔墨之资,万望勿要推辞,专心向学,以期来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张云见状,连忙后退一步,拱手道:“二位前辈厚爱,小子心领。然无功不受禄,此银绝不敢收。”

这时李琮与王恕正好走了过来,王恕见状开口道:“云儿,收下吧。此乃两位前辈爱才提携之意,並非施捨。长者赐,不可辞。你只需勤学不輟,將来若有寸进,不忘今日之恩便是。”

李琮也道:“云哥儿收下吧,这是前辈对晚辈的提携,此乃士林常態。”

见王恕与李琮发话,张云这才恭敬地双手接过,並深深一揖:“小子张云,谢过陈老、赵老厚赠,小子必不敢忘二位前辈与诸位前辈教诲,定当刻苦攻读。”

二人见他如此知礼,更是欣慰,又勉励了几句方才离去。

另一边,林语堂陪著那中年道袍男子移步稍静之处,隨后低声询问道:

“公可要召那张云前来一见?”

男子遥望了一眼正与陈、赵交谈的张云,摇头道:

“不必了。璞玉未琢,见之何益?若是过早关注,或使其心生骄矜之心,如此反为不美。

且让他自然生长於这乡野之间,多经些风雨,方才能明事理,如此並非坏事。”

他顿了顿,思忖片刻道:“且让他明年下场,参加县试。若连县试都过不了,今日一切,不过是镜水月。”

林语堂闻言心中一凛,躬身应道:“下官明白,定將此事办妥。”

是夜,张鸿禎於宗祠旁的厅堂设下宴席,款待陈庆、赵琿、林语堂、李琮以及族中耆老,张云作为今日最大功臣,亦被特许陪坐末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