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岁月静好(2/2)

王老夫子也是经常以他为標杆来激励其他学童。

张昶起初还有与张云竞爭之心,但很快发现,在纯粹的“记诵”和理解速度上,自己完全无法企及张云那近乎妖孽的天赋。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骄傲,家学渊源让他基础更扎实,对典故礼仪的理解更深入。

两人也渐渐成了蒙养堂中的双娇,远远把其他学童甩在身后。

王老夫子也是乐见其成,时常让两人互相辩难,激发思考。

张奇等人虽依旧看张云不顺眼,不时有些小动作,比如故意弄脏张云放在墙角的草鞋,或者在他路过时伸出脚绊他。

但在张昶明里暗里的维护,以及张云自身越发沉稳、不卑不亢的態度下,这些小把戏並未掀起太大风浪。

张云心里清楚,真正的较量不在这些孩童的嬉闹上,而在学问的深处,在未来的科场之上。他全部的心神,都沉浸在汲取知识、强大自身之中。

虽然已经有了笔墨纸砚等物,但他依然继续坚持用沙盘和竹笔练字。

渐渐的他的沙盘和竹笔成了族学一景。

沙盘上的细沙被他反覆抚平、书写、抹去,日復一日,字跡从最初的端正,渐渐带上了一丝筋骨和神韵。

那几支竹管也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王老夫子看在眼里,心中越发欣慰。

他偶尔会“不经意”地在张云桌角放上一两张宣纸,或者一小截用剩的墨头。

这些微小的馈赠,张云都默默记在心里,使用得格外珍惜。

午后休息时,学童们会拿出自带的点心分食。

张富家的点心总是最精致的,桂糕、绿豆酥,香气诱人。

张奇常常故意在张云面前吃得很大声。张云则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口啃著粗糲的饼子,就著从学堂水缸里舀来的凉水。

他从不羡慕,眼神平静地越过喧闹的同窗,望向窗外祠堂檐角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那粗粮饼子便是无上美味。

偶尔,张昶会把他那份过於甜腻的点心分一半给张云,只说“吃不完”,张云也不推辞,默默接过,两人对坐无言地吃著。

他的学业也是一日千里,入学仅仅三个月他就学完了《百家姓》与《千字文》,即將开始学习《论语》。

这日散学后,学童们陆续离开。张云收拾好自己的沙盘和竹管,正要起身,却被张昶叫住。

“张云,夫子说藏书房的几箱旧书需要整理晾晒,防虫防潮。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可愿帮我?”

张昶问道,眼神带著期待。

整理书库是夫子交给他的任务,也是对他的一种信任和锻炼。他主动邀请张云,显然是想进一步拉近关係。

“好。”

张云毫不犹豫地答应。能接触族学的藏书,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机会。

藏书房在正堂东侧,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混合著陈年纸张、灰尘和淡淡霉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光线透过高高的木格窗欞照射进来,形成一道道斜斜的光柱,光柱里尘埃飞舞。

房间里堆放著好几个大樟木箱,还有一些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线装书册,有新有旧。

张昶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是满满一箱有些发黄髮脆的旧书。

“夫子说,这些多是些蒙学杂书、农书、医书,还有地方志、帐册之类,不算珍贵,但也要小心翻动,有些年岁了。”他解释道。

张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封面残破的《便民图纂》,轻轻翻开泛黄的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