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来乍到(1/2)

弘治八年清明的雨水像天上泼下的淘米水,黏糊糊冷森森地浸著四川嘉定州犍为县的张家坝子。

张云缩在自家茅檐下,远处传来的读书声,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他的眼睛像被磁石吸住一般,死死盯著祠堂旁边那几间气派的青砖黛瓦屋舍,那是张氏族学。

三个月前,他的灵魂从后世意外坠入这个八岁孩童的身体,巨大的震惊和恐慌过后,他无比清晰地认识到:

在这个等级森严、上升通道极其狭窄的时代,读书科举,几乎是像他这样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甚至拯救这个风雨飘摇家庭的唯一途径。

“可……”

“云娃儿,发啥子呆!还不快把秧苗子抱过来!“

大哥张谷的声音带著点焦躁的沙哑,穿透雨幕传来。

“哎!”

张云答应一声,赶紧起身抱起身旁的沉甸甸的秧苗。

赤脚踩进雨水里面,寒气像刀子般扎进脚心,他一个哆嗦,秧苗险些脱手。

田埂另一头,捶打衣物的“嘭嘭”声沉闷传来。母亲王氏和邻家妇人们抡著枣木棒槌,在溪水里捶打著一家的衣物。

“云娃子,还不快点!”

大哥张谷再次焦躁的催促起来,他一条腿使不上劲,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及膝的泥水里挪动插秧。

那腿是半年前去蜀王府服徭役时,被滚下来的粮包砸伤的。每次挪动,伤腿都在泥水里微微颤抖。

弟弟张林才三岁,裹著一件用大人破褂子改的小袄,蜷缩在屋檐下空竹筐里,像只冻坏的小猫,小手里攥著半块黑乎乎的麦麩饼,啃得专注。

“云娃儿,慢些走。”王氏停下捶打,用袖子擦擦汗水和雨水,朝田里的张云喊道,“莫摔著了,干不了就赶紧回屋。”

张老四直起腰,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带著滯涩的僵硬。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浑浊的眼睛扫过张云蹣跚的身影,又望向张谷艰难挪动的背影,最终目光落回张云身上,闪过一丝心疼,旋即被更深的疲惫淹没。

“让他干吧,”他的声音低沉得像田里的泥水,“男娃儿,总要学著做活。这世道,不会做活,拿啥子填肚子?”

“娘,我没事!”张云答应一声,咬著牙把一捆捆的秧苗搬到田中。

傍晚雨终於停了下来,不过天依旧铅灰。

张家破旧的茅屋里,灶火跳跃,映著一家五口沉默疲惫的脸。

潮湿的柴禾噼啪作响,冒著呛人青烟,屋里瀰漫著水汽、烟气和阴冷的霉味。墙上糊的旧年画发黄捲曲,洇著水渍。

张老四蹲在门槛上,浑浊的眼睛用力眯著,就著最后天光笨拙地修补农具。

张谷坐在角落矮凳上,小心翼翼按摩著自己那条伤腿,裤腿捲起,露出顏色发暗的疤痕。

他紧咬下唇,额上渗出细汗,每一次按压都带来难以忍受的酸胀和隱痛。

王氏在灶台边忙碌,锅里翻滚著稀薄的野菜糊糊。

她小心地从一个小陶罐里捻出一点点粗盐,犹豫了一下,又放回去一小半。

张云把这一切看这眼里,心中不禁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人的生活。

“还是要读书才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