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大爷,你也不想院里知道你的秘密吧?(2/2)

易中海微微鬆口气,看来雨水这孩子,命不该绝。

就在何雨水情况慢慢稳定的同时,陈卫东在医院已经献完血,每人献血200毫升。

但是还不够。

胡队长双眸通红:“大夫求求你,想想办法,再想想办法!”

“血还是不够,现在关键,是找到更多的献血者!”

陈卫东:“我们不能重复献血吗?”

“最多可以四百毫升,但是,就你们的体重和体检状况来说,不建议献血四百毫升。”

胡队长:“我听说,你们医院都有血头的,让他带人应该很快吧?”

(血头是负责拉人头,去医院卖血的,一般一个血头负责几个村子,或者一个片区)

“血头都是定期来医院,不到日子,就算找到人,一来一回,病人等不及。”

“你们想想办法。”

胡队长此时已经濒临崩溃,其余的符合血型的几位工人也都著急团团转。

大家都是发自內心的著急,这个年代的感情非常淳朴,尤其在里面躺著的还是铁路英雄。

陈卫东冷静下来:“胡队长,医院人不少,我们挨著去问,总能找到几个a型血,一定能够的。”

胡队长像是有了主心骨:“对,卫东同志,这里我走不开,就靠你了。

这次敌特落网,有没有同党还不清楚,不是可信的人,不要说明是抓敌特的。”

陈卫东点点头,“我明白!老四,咱几个分工,有在楼里的,有去医院外面的。”

“好!”

在这里就体现陈卫东做事稳健的性格,他有条不紊將二十多个人分成了四组,有人在医院门口,有人去楼上专门找大夫,有人在走廊负责病人家属。

大傢伙不自觉的信服这名稳健的大学生,快速行动起来。

“名望值+121,名望值+132,名望值+123.....”

陈卫东刚走到楼梯拐角,就听到易中海和一位女大夫说话:“老易,现在郭大夫过去了,你可以放心了。

这小姑娘运气真是好,最近四九城按照郭大夫的方子经验进行治疗,效果並不理想。

四九城之前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中医治疗乙脑是否真的有效,同时也引发了中医界关於温病暑温治疗“湿重还是热重”的广泛討论。

郭大夫专门来四九城研究,確实有所不同,近四九城夏季多雨潮湿,多数患者发病属於“偏湿”型乙型脑炎;而石家庄患者则多属於“偏热型”脑炎,因此以石家庄经验治疗四九城的患者便违背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很多孩子因此耽误了,但是这小姑娘一来,就可以得到正確的治疗.....”

易中海鬆了口气,“王大夫,多亏你了。对了,我媳妇的药,您看是不是再开几副?”

王大夫:“老易,咱多年的老交情,我也不跟你说虚头巴脑的,你们两个根本原因在你身上,她妇科问题吃药已经好了,再吃,只会增加她身体负担,长期之后,对肝臟都会造成影响。

至於你,我还是建议你趁年轻,收养个孩子....”

易中海神情颓废:“我会考虑的。”

陈卫东有点尷尬,他好像无意间听到了大秘密。

但是现在他想走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大夫,有点面熟。

陈卫东眸子微闪,这不是原著中,帮秦淮茹给秦京茹开假怀孕证明的那位大夫吗?

看来,这位大夫不止开过一个假证明。

易中海转过身,陈卫东面色平静:“易大爷,你怎么来医院了?给易大妈拿药吗?”

易中海看著陈卫东站在那里,白净的脸上掛著笑容,眼神儘是坦荡,他瞳孔一缩,陈卫东什么时候出现这里的?

刚才的对话他听到没有?

按说听到这么大的秘密,陈卫东总该有反应。

但是他没有任何反应,很自然,就像是刚走到这里,可是易中海又感觉,陈卫东不像是没听到的。

易中海上下打量陈卫东半天,陈卫东一直人畜无害,隨意易中海打量,如此做派,让易中海更摸不著陈卫东的底了。

他到底听到没有?

要是被陈卫东听到,说出去,到时他的秘密暴露,他的名声就会臭遍大院,臭遍街道,他甚至都不能在院里待下去。

易中海心中崩溃,脸颊有点抽搐,他强行镇定下来:“雨水得了大脑炎,我刚找了大夫过去给他看看。咱院大部分人都过来了,卫东,你不上班,跑医院干什么?来多久了?”

陈卫东:“一大爷,我是跟著单位过来,下午两点二十分到医院的。雨水怎么样了?”

易中海心底在咆哮,谁问他几点几分到医院的?

“现在已经脱离危险了,你跟著单位过来的?有事你言语,都是一个大院的,一大爷能帮一定帮。”

陈卫东犹豫:“还真有大事,我们铁路公安那边,有位同志,失血过多,需要输血。但是血不够,我正想问问有没有a型血。”

易中海脸色一僵,要是小事儿他能帮,但是这可是献血。

血是什么?平时大傢伙走路,的事肉的力气,要是下工厂干活,钳工,锻工抡大锤,使劲地活儿,都是血的力气。

所谓血气方刚,无血气就行將就木。

这年代不是活不下去的,谁会去献血,卖血?

血就是命啊,这事儿太棘手。

此时易中海心中后悔,也是刚才被陈卫东的出现弄得他恍惚了,他就不该多嘴问这一句,现在问了,结果骑虎难下了。

偏偏,陈卫东此时热切的看著易中海。

像是易中海这种靠著好名声算计別人的人,有一致命缺点,他靠著名声成就自己,也必然会被名声所负累。

正如庄子云:为善者容易被名声所累。

孔子也在《论语·卫灵公》指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最担忧的是死后名声不被称颂。过度追求名声可能成为负担,需通过一生努力维护名节。

易中海老好人人设道德绑架的是別人,也是他自己。

比如现在,站在铁路公安这样的人面前,易中海绝对不会放弃,他的好名声可能在铁路留下痕跡的机会。

同时,易中海也害怕他是绝户的秘密暴露。

他拿不准陈卫东这是拿著他的秘密交换,还是没听到他的秘密,单纯的要他帮忙呢?

陈卫东这人畜无害的模样,落在慌乱的易中海眼中,好像在说:“易大爷,你不想你绝户的秘密暴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