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2)

最后还是陆玉玲扎著双马尾,穿著一身粉色的格子上衣,走到陈卫东面前:“大学生,那天可是我將你接到丰臺机务段的。

我等著和你认识,聊聊大学生活,可是等许久了。

所以,能不能和你跳一支舞?”

陈卫东:“各位同志,我先和陆玉玲同志跳一支舞。”

这一晚上,陈卫东都记不清楚他换了多少跳舞舞伴了。

等到舞会散去,陈卫东觉得他双腿直打颤,一晚上的交谊舞,有踩脚的姑娘,还有拽胳膊的,还有旋转不利索,往他怀里钻的。

一双腿都不听使唤了。

李荣兆看著陈卫东,乐了:“我说,老六,在学校你就受姑娘们欢迎,到铁道部还是受姑娘们欢迎。

拜託你收著点,给兄弟点活路吧。”

陈卫东:“那老大,你將纺织妹妹交给我们照顾!”

周一循来了精神:“就是呀,什么时候我也能有个妹妹,给我写信,寄书.....”

“去你们的,不许惦记你们嫂子。”

“哎呦喂,嫂子~”

四人笑闹著回到宿舍,回去之后,陈卫东关好门,这才將藏在饭盒的饺子拿出来,吃了起来。

没有意外,里面每一个饺子都满满的肉馅,要不是夏天放不住,陈卫东都想留著慢慢吃了。

吃完饺子,陈卫东拿著饭盒去公共水龙头冲洗饭盒,顺便洗漱。

梁军也拿著饭盒过来:“嘿,陈卫东?好巧,你也住在这里?哪一间宿舍?”

陈卫东:“第三排,第二间。”

“我住在第三间,咱住隔壁啊,太好了,以后可以经常交流,我刚才特地跑检修车间,去看了你研究的闸瓦提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小说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顺畅 】

车间主任说,是你亲手做的,厉害啊,不光有理论有想法,还有手艺,简直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完美结合,我觉得你身上有孙教授的潜质。”

陈卫东谦虚道:“不行,我可不敢和孙教授相提並论,他编写的《蒸汽机车工程》是我第一次了解蒸汽机车。

我非常认同他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深入现场调研,与铁路机务段、工厂等建立密切联繫。

哎,这是你的书吗?”

陈卫东看著水龙头旁边的一本书,眼睛一亮,是他一直想要看的一本书《志愿者一日》,奈何每本卖十块钱。

十块钱,都够陈卫东家两口人一月生活费了。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书本,实在太贵了。

梁军:“你想要看吗?送给你。”

“不行不行,这太贵重了。”

“嗨,算不得什么,这是我在半岛买的,了五百半岛钱,折合咱这边的就是两块钱。

就这本在咱这里就要卖十块钱呢,给你。”

“谢谢,我那里也有一些书,你想看可以去找我。”

“行啊,你喜欢看什么书?”

“刚看完《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前夜》、《海鸥》、《日日夜夜》,这几本书都在我身边。你想看,隨时找我。”

“好,我最近正在看巴金的《家》《春》《秋》,等我看完去找你。”

两个人谈论了一下喜欢看的书,就各自回到宿舍。

对陈卫东来说,宿舍也是家。

所以他打了一盆水,將宿舍的桌子,还有橱柜擦乾净。

陈卫东这间屋子格局很好,前后都有窗户,门口旁边半堵墙加上一扇窗户,窗户下就是陈卫东的书桌。

书桌下面三个抽屉,两个橱,中间可以放腿,椅子是没有的,只有一个单人黑条凳。

西墙紧挨著炕沿,就是五斗橱柜,正好可以当个炕头柜用。

另外一边墙架是一个三角架子,上面可以放脸盆肥皂等日用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