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镀金身 奔前程(2/2)

陈卫东不想和院子里人搅合在一起,当初他考上大学,选择铁道学院,就是看中这个年代,铁老大的威名,有专门的家属院,和四合院人交集比较少。

同时他身份单位,也能让父母在院子里,挺直腰杆。

这个年代,铁老大电老二油老虎,一般人可不敢碰瓷。

重生火红年代,成为大学生,陈卫东可不是为了和四合院鸡毛蒜皮的,他是为了在这时代的浪潮之中,踏风而行,直至山巔。

陈卫东父亲陈老四,建国之前是一名拉黄包车的,后来在抗战年代,和朋友一起救了个大人物,获赠一辆黄包车,建国之后,车行倒闭,父亲就被编入了货运联社,成为一名蹬三轮的。

每月旱涝保收,四十二块钱。

陈卫东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老实憨厚的大哥,如今在轧钢厂当临时工,和已经嫁出去的三个姐姐,从小他就是在三个姐姐和哥嫂的宠溺下长大的。

家里有点好吃的,营养的都是给陈卫东留著补身体,导致陈卫东小时候除了学习,从不为饿肚子发愁,家里的事儿,更是不需要他干一点。

可以说,整个老陈家勒紧裤腰带,供养陈卫东上学。

陈卫东也爭气,从小品学兼优,更是考上了四九城铁道学院,成为九十五號大院,乃至整个南锣鼓巷的骄傲。

他考上大学,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费补贴,学习好,还有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除了他在学校的销,还有剩余接济家中。

陈卫东家,爷爷奶奶如今在秦家村务农,他父亲几个兄弟也是。

陈卫东父亲是老陈家骄傲,靠著拉黄包车,让一家人在皇城根下安家落户。

这可不是一份粮食那么简单,这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只是奈何,当时陈老根为以防万一,將陈卫东母亲的户口留在农村,想著不管年景怎么乱,农村只要有地,就有粮食,有粮食就能活下去。

在给陈卫东哥哥找对象的时候,陈老根也特別注意挑选一名好生养的农村姑娘。

这就导致陈卫东母亲,嫂子,五个侄子侄女隨母都是农村户口。

还有陈卫东三个姐姐,九个外甥,也都是农村户口。

大哥陈卫南,轧钢厂临时工,每月工资累死累活,才二十块钱,还不够一家子买议价粮的。

三个姐夫,倒是工人身份,但是要供养一大家子,也是捉襟见肘。

幸亏老家有地,现如今是五七年,还没有实行工分制度,只要农村户口,还是按照人头分粮食。

但是陈卫东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马上就要开始打破常规,乘风破浪,五八年一月份,《户口登记条例》一出,直接杜绝了农民往城市转移的可能性。

好在,现在才五七年,农村户口不是不能解决。

陈卫东记得,五六年到五七年,是新国家城里市外人口迁入第一个高峰期,人数达到41.2万人,这一年从京外调入干部,职工16.1万人,隨迁家属,投靠亲友的17.1万人。

五七年,新国家虽然发布了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是不是將所有的窗户都关闭了,还有两扇窗户可以走。

第一是四九城投奔亲友,要想落户,只要亲友单位的层次足够。

比如,人民银行等重要国家单位就可以落户。

第二扇窗户就是五七到五八年,四九城十大建筑陆续开工,工商企业单位增加,劳动力严重不足,各单位自行从京外农村招聘大量工作人员。

因现在粮油副食供应凭正式户口,这部分来京务工人员生活非常不便。

所以市委决定,將这些人转为四九城常驻户口,一共7.9万人落户。

这是四九城第三次,无证入户的高潮。

若是毕业分配,工作定下了,那就是铁老大单位,家中亲人想要投奔亲友,陈卫东单位会符合条件。

陈卫东和別的穿越者不同,他是前世熬夜加班,为了给相亲对象攒彩礼,结果拉屎用力脑溢血猝死而亡,再次睁开眼,就成为了小婴儿。

战乱时期,为了弄到吃的,他的大哥曾经为他深入敌占区,他的大嫂,怀孕自己奶孩子的同时,还不忘给他留一碗奶,补身体。

他的父母亲人,更是拼尽全力,托举他读书,考试,一路成为大学生。

他和家人朝夕相处二十年,在陈卫东眼中,他们就是他真正的亲人。

好在老天还是眷顾陈卫东的,他穿越而来就觉醒了金手指,就是儘可能的在这世界上获得名望,获得別人崇拜,敬佩等情绪,每次积累一定的名望点,就可抽奖。

抽奖的奖品很多,最好的是空间,其次是各种属性,力量属性,耐力属性,悟性属性,学习能力属性,逻辑属性,甚至还有魅力属性,寿命属性之类的。

只要用上这些属性,都可以提升陈卫东自身潜力,只是提升的非常缓慢,一次也就零点几的属性点,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效果。

陈卫东也不著急,一辈子长著呢,慢慢提升,更好点。

只不过抽奖到现在,陈卫东还没有抽到最好的奖品,空间,学习属性抽到了不少,所以他的学习能力,如今在同龄人中,算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