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推背图(1/2)

次日,太极宫,两仪殿。

殿內气氛沉凝,如铅云压城。

李世民端坐於紫檀御案之后,面沉似水,帝王冕旒垂下的玉珠纹丝不动,一双蕴藏著雷霆之怒的龙目,死死盯著手中那份由魏徵、萧瑀、张道源三位重臣联名呈上的密奏!

奏报的核心,触目惊心——那位被他金口玉言、寄予厚望,即將敕封为统领天下沙门、主持水陆大会的圣僧陈玄奘,竟在受封前夕,公然宣称要还俗!更搬出郧国公殷开山这尊开国战神为依仗!

砰!

紫檀御案剧震,笔架砚台乱跳!案面赫然留下一个清晰的掌印!

“岂有此理!”

雷霆之怒炸响,殿內宫女太监噤若寒蝉,纷纷垂首。

“朕亲点他为天下僧首,主持水陆大会,超度幽冥,泽被苍生!此乃何等恩宠!他竟敢……拂逆圣意!视朕旨意如无物!视万千亡魂於不顾!还有那殷开山!仗著元勛身份,便敢如此藐视皇权,纵容外孙?”

李世民胸口起伏,眼中怒火如炽,帝王之威压得人喘不过气。

“陛下息怒。”

长孙皇后温婉开口,如清泉流过焦土。

她放下绣绷,轻抚帝背,

“龙体要紧。玄奘法师素来温良,此番骤变必有深因。郧国公亦非不明事理之人。贸然降罪,恐非上策。”

她美眸微转,闪过一丝睿智,

“陛下何不召太史令李淳风、司天监袁天罡二位仙师入宫?此二人通晓阴阳,深諳天机,更有推演未来之无上神通。令其占卜此中因果,窥测吉凶。若玄奘还俗確於国祚有损,陛下再行圣裁,名正言顺。若其中另有玄机……也好早做万全之备。”

李世民深吸数口带著龙涎香的空气,强行压制住翻腾的怒火与杀意。

他对皇后之言向来信服,此刻也觉此议老成持重。

陈玄奘之事,透著诡异,殷开山的態度更是耐人寻味。

他重重哼了一声,如同闷雷滚过:

“准!速传李淳风、袁天罡覲见!”

半个时辰后。

身著紫色仙鹤朝服、仙风道骨的李淳风与袁天罡,神色凝重肃穆,步履沉稳地踏入这风暴中心的两仪殿。

二人周身隱有清气流转,与殿內压抑的龙威形成微妙抗衡。

“臣李淳风(袁天罡),叩见陛下、皇后娘娘。”

两人躬身稽首,道门之礼,面对至尊,亦是不卑不亢。

“免礼!”

李世民开门见山,余怒未消,

“朕召尔等,是为占卜国运吉凶!”

他將陈玄奘拒旨还俗、殷开山庇护之事简略道出,

“朕要知道!此子还俗,於朕之江山社稷,於大唐国祚,是吉是凶?是福是祸?还望二位仙师务必穷极天机,解朕疑惑!”

“臣等遵旨!”

李、袁二人齐声应道,心中却是瞭然。

袁天罡昨夜已得叔父袁守诚密嘱,深知此事关乎佛道之爭的惊天棋局。

此刻天问降临,正是推动计划的契机。

李淳风取出古朴紫微星盘,袁天罡展开绘有河洛奥秘的锦帛。

二人不再多言,就在这象徵天地中枢的两仪殿中央,脚踏七星罡步,手掐先天道诀,口诵玄奥天宪!

“乾元亨利贞,坤厚载物生……周天星斗,听吾敕令!河洛神机,现汝真形!”

霎时间!

殿內自成一方玄奥天地。

星盘上帝星紫微明灭,辅弼诸星动盪;河洛锦帛卦爻流转,毫光隱现!虚空风雷暗涌,无数象徵大唐国祚气运的龙蛇虚影在殿顶盘旋嘶鸣、激烈缠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