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送给少林的多重贺礼(2/2)

我要是没有记错,金盆洗手大会之时,小旗官说的一个月后,清理的应该是嵩山剑派。

怎么会在登上嵩山前,就准备了如此多,被囚禁的僧人?”

眾人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今天的主角变成了少林寺。

对苏青来说,当陆竹主动算计他时,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他的敌人。

註定是敌人,他就放开手脚,出手百无禁忌。

在眾人震惊中,被囚困的近百的僧人,出现在封禪台上。

看著眾多囚僧,玄苦大师一怔,面露一种悲戚,內心却是一阵狂喜。

苏青是锦衣卫。

哪怕只是一个小旗官,上了称,那就千斤重。

没有正当的理由,將他打杀,少林寺不好收尾。

如今,小旗官实在愚蠢。

他平白无故抓普通僧人,並將他们变成囚徒。

这是主动送刀。

玄苦內心吐槽苏青的愚蠢,神情却没有表现出来,依旧錶现得悲戚:“我们僧侣,也是大明朝的黎民百姓。

你无缘无故、滥用职权,抓捕眾多的僧侣。

这等草菅人命的行为,可谓是十恶不赦,今天就是杀了你。

也是替天行道!”

“无知!

用不用我帮你回忆一下,《大明律》《申明佛教本册》对於僧人的规定。”

或许,正因为从一个要饭的和尚,成为皇帝的这段经歷,给了朱元璋最真实的体验。

每天和寺庙里的人打交道,朱元璋在寺庙里看到了什么?

很多和尚根本不干活,整天就知道化缘。

老百姓种地、织布、打铁,而这些和尚什么活都不干,却过著比普通人还滋润的日子。

寺庙里的和尚不用种地,不用纳税,甚至还能收到大量供奉。

他还看到有些僧人根本不遵守佛门清规,只顾吃喝玩乐,过著奢侈的生活。

这些人表面上剃度出家,实际上却在追求物质享受。

一群人不事生產之人,却能享受优厚待遇,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老百姓辛苦劳作,供养这样一群人,这是社会形態的一种畸形。

对於佛门,朱元璋说过一句震撼人心的话:“国家懒虫,民间蛀虫,色中恶鬼,財上罗剎“。

正如此,朱元璋在建国后,对於佛门,他其实有很大的限制。

首先,从行政上,中央设僧录司统管全国佛教事务,地方逐级设僧纲司(府)、僧正司(州)、僧会司(县),形成与行政区划对应的垂直监管网络。

僧录司官员由礼部任命,甚至是佛寺住持,需经官方题选,强化朝廷对宗教领袖的直接控制。

不仅垂直管理,还控制数量。

推行“一府一寺”政策,非官方赐额寺院强制拆毁,永乐朝延续此规。

一般人只知道三武灭佛,却不知道朱元璋也相当狠,多次发动佛寺归併运动,拆毁小寺小庵,仅保留古剎名寺。

唯有得到朝廷发度牒的和尚,才是真正的和尚,严禁私自出家。

对了!

还有一条非常关键,大明朝只允许四十岁以上的男人,五十岁以上的女子出家。

事实上,单单只是这一条,苏青將这些僧人给拿下。就根本不会触犯任何的大明律。

此时,玄苦大师的脸色一阵僵硬。

身为一个佛门古庙的主持,自然对《申明佛教本册》有所了解。

虽说,自从宣德以后,对於佛门的限制似乎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如若將这件事情给摆放到官面上,苏青的行为,还真的是可以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