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定鼎金锚:汉元策2(2/2)

正面:篆书“汉”字居中,上方是楷书“大汉金元”,下標面值(如“壹圆”),外缘是缠枝纹,寓意根基永固,生生不息。

背面:盘绕升腾的蟠龙,下方有波浪纹,呼应海岛立国,上刻英文“one han golden yuan”,下刻年份。

高瀚看到李崇武满意的点头,接著介绍成色与含量:

“大帅金幣90%是纯金,剩下的10%是铜合金,目的是增强硬度,壹圆重0.222克(含纯金0.2克)。”

“金幣主要是彰显信用非流通,所以我们计划首期铸造数量是10万枚,预计消耗黄金2吨,占储备0.57%。”

高瀚看到李崇武认可的点头,继续介绍银幣。

银辅幣作为日常主要流通货幣,所以图案正面统一是李崇武戎装半身像。

分面值背面:5元:“镇海”巨炮的图案;1元:乘风破浪的帆船图案;5角:齿轮图案,1角:稻穗图案。

“为了防止民间私熔银幣,所以採用八成纯银和两成铜组成,5元重 27克(含银21.6克);1元重 20克(含银16克);5角重 10克(含银8克),1角重 2.5克(含银2克)。

我们每枚银幣价值略高於锚定黄金,这样有利於防止商人利用价格波动进行套利。”

首期数量(满足基础流通):

5元: 60万枚(耗银16.2吨)——大额交易;

1元: 420万枚(耗银67.2吨)——主力单位;

5角: 120万枚(9.6吨)——小额支付;

1角:300万枚(耗银0.6吨)——基层货幣覆盖

总计:900万枚,耗银93.6吨。

李崇武也知道这些钱对於一个国家来讲其实不太多,可是他手里的白银有限,再加上他们设置的是金本位,所以也就同意了。

他不再纠结,將精力放在了纸幣上,因为纸幣不同,他需要关注设计图案和防偽方案。

统一正面:中央篆书“汉”字徽和李崇武戎装,底部大字標明兑金克数。

分面值背面主题:1元券:迪耶果炮台与“镇海”巨炮;10元券:咖啡园丰收场景;50元券:移民船队劈波斩浪;100元券:盘龙绕柱链。

德国防偽工艺很细致:凹版雕刻主图案触感凸起;在李崇武像和面值上设置复杂水印,为了抗磨损还选用了特製的麻复合纸。

纸幣计划发行:

1元纸幣能兑换0.2克黄金,发行 3000万张,占比35.3%,共计消耗60万克黄金;

10元纸幣能兑换20克黄金,发行800万张,占比47.1%,共计消耗160万克黄金;

50元元纸幣能兑换10克黄金,发行150万张,占比11.8%,共计消耗150万克黄金;

100元元纸幣能兑换20克黄金,发行50万张,占比5.8%,共计消耗100万克黄金

总计:4000万张,锚定黄金470万克(4.7吨),仅占34吨储备的13.8%,远低於20%安全线。

李崇武对这套方案满意无比,尤其是想到这些钱和袁大头一样,他就激动万分:

“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吧,这是我们的第一战,务必保证质量,数量我看还是太少了,等到收上来废钱后,要抓紧製成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