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血雨腥风查拉索,暗流汹涌欧罗巴(2/2)

小股不明武装,实际是林阿三派出的特战小队偽装,突袭了法军巡逻队和后勤车队。

他们故意在现场遗留下一些带有明显英式风格的武器零件,包括英文字母的弹壳和偽造的英文书写的潦草指令碎片,內容中可见“配合行动”、“扰乱法军后方”等字样。

再加上被俘的死士在“严刑拷打”后,“屈打成招”,供认是拿了英国人的钱办事。

这些事件很快被放大並迅速传播开来。

很快,迪耶果港和法军控制区的酒馆、市场里开始流传这样的说法:

“英国人不想看到法国人贏得太轻鬆,他们在暗中资助那些袭击者给法国人捣******敦和柏林一样,都巴不得法国人在这里流干最后一滴血!”、“听说英国人在尼罗河那边有大动作,法国人后院要起火了!”

这些半真半假的情报和流言,迅速在法军士兵和底层军官中蔓延开来。本就因索菲安全军覆没而低落的士气,又因为“背信弃义的约翰牛”更加低迷。

士兵们既恐惧又猜疑,一些底层士官也是想:

英国人会不会也像德国人一样偷偷给汉军送武器?他们的努力,会不会在为英国人在非洲其他地方的扩张铺路?

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莫兰耳中。起初他嗤之以鼻,认为是汉军的离间计。

但当伦敦的报纸头条和法国情报部门的密电(內容涉及英国对法绍达异动的极度关切)摆在他桌上时,莫兰的脸色变得难看无比。

“难道艾登那个蠢货真的瞒著军方制定了这么疯狂的计划?”莫兰心里想到。

他深知法绍达问题的敏感性,那里是兵家必爭之地。英国视尼罗河流域为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生命线的禁臠。任何法国势力染指尼罗河上游,都等同於对英国宣战!

托马斯在欧洲的行动就是一个导火索,英法关係瞬间变得无比紧张。

英国驻巴黎大使紧急约见法国外长,措辞强硬地要求法国政府澄清其在尼罗河流域的意图,並保证不会在法绍达地区进行任何军事存在或宣称主权。

英国地中海舰队开始向埃及亚歷山大港集结,皇家海军加强了对红海和东地中海的控制。

英国报纸连篇累牘地渲染“法国威胁”,《巴黎时报》则回击指责英国在马达加斯加问题上“落井下石”、“煽风点火”。

欧洲舆论譁然,一场外交风暴骤然形成,法绍达危机提前上演!在托马斯和李崇武的精心策划下,它的激烈程度远超歷史。

巴黎內阁乱成了一锅粥。殖民部长艾登焦头烂额,他愤怒地向军方咆哮,明明自己制定的计划还没发给军方,他认为一定是莫兰的操作被英国人知道了。

所以艾登要求莫兰解释清楚,同时对外极力否认存在所谓的“尼罗河计划”。

然而,英国出示的“证据”细节太过真实,让法国外交部门百口莫辩。

军方內部也產生了分裂,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英国趁机打压法国的藉口,另一部分人则开始怀疑艾登和莫兰是否真的瞒著大家有更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