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法兰西的反击(1/2)

议会质询后,艾登为转移政治压力,联合退役將领组建“远征委员会”,然后试图继续扩大战爭。

贝纳尔撰写发表了《黄祸研究报告》:渲染“李崇武勾结德皇企图建立东方殖民帝国”。

《巴黎罗报》也为其摇旗吶喊,头条刊登:“清国魔鬼用法国士兵头颅砌墙!”

很快他们借雷诺战败煽动起来民族情绪,再加上联合军方推动,议会在群情激奋下被迫批准了《马达加斯加远征復仇法案》:

军费预算飆升至2000万法郎,军费来源则是抵押西非铁路特许权给罗斯柴尔德银行。

向马达加斯加派出援军3.2万陆军。同时,调遣法国本土和远东舰队等18艘军舰增援贝纳尔,目標碾碎李家军,夺回塔马塔夫,彻底征服马达加斯加。

议会还决定任命经验丰富、作风强硬的新指挥官莫兰將军为远征军总指挥,启用新战术,封锁莫三比克海峡断绝大汉外援,陆军分三路进攻塔那那利佛。

然后法国开始通过外交施压英国和德国,迫使其限制对李崇武的援助。

德国既想要与继续李崇武贸易获得的巨大利益,也想从法国人手中获取利益,所以选择了口头应付,私下加大与汉军合作。

英、法最近利益衝突巨大,所以伦敦方面对法国人深陷马达加斯加泥潭感到满意。媒体也降低了“黄祸论”调门,转而强调法国殖民统治的残酷导致的叛乱。

模里西斯总督对汉人移民压力关注略微放鬆,甚至主动售卖给汉军一些粮食和武器。

很快莫兰將军率领法军远征军和庞大舰队顺利的抵达了迪耶果港。

贝纳尔虽然没有获罪,继续被任命为海军统帅,但受制於新陆军指挥官莫兰。

莫兰抵达后以雷霆手腕迅速整顿纪律,整合残兵与新锐力量,严惩逃兵和作战不力的人,甚至是枪毙了部分原守军军官立威。

但贝纳尔却认为莫兰这是在杀鸡给猴看,內心愈发的对他不满。

莫兰自信满满的制定了海陆並进、外交封锁的“三叉戟战略”:

海上绞杀:以巡洋舰分队封锁莫三比克海峡,截断汉军南洋粮道;並且压制甚至摧毁李家海军,炮轰塔马塔夫。

陆上分进:主力沿海岸线东进,正面强攻查拉索峡谷和塔马塔夫、西线自马哈赞加登陆夹击、中线尝试侧翼迂迴突破萨瓦山脉直捣塔那那利佛;

经济封堵:宣布大汉势力为“强盗集团”,联合欧洲各国冻结其资產,禁止中立国与其贸易。

因为全部从法国本土调军时间太久,所以莫兰从阿尔及利亚和越南殖民地抽调了一批精锐部队和巡洋舰。

由於军费紧张,他还提出以矿养战策略,计划在占领萨瓦铜矿前禁止主力决战。

莫兰的策略虽然很好,但他却因贝纳尔的错误消息而被误导,因为汉军实力今非昔比,兵力早就从3万增长到5.2。

早在法国通过法案的那一刻,托马斯这边就將消息传给了李崇武。

李崇武知道后异常凝重,因为从法军这次的陆海军配置来看,实力远超汉军。

为了儘可能拉拢更多盟友,从而孤立法国,减轻压力,李崇武让托马斯在欧洲进行外交战。

首先是利用欧洲同情“亚细亚觉醒”的舆论,反击法国,宣传自己是“帮助弱小民族抵抗欧洲殖民侵略”,“解放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