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高压下的塔城之治(2/2)

徐盛知道这件事情后將所有梅里纳教师全部换成了会汉语的汉人老兵。

现在他就是和李崇武反应人手实在不足,打算暂缓这块。

李崇武知道教育是一个长久的事情,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虽然投入大,但长久下来远比其他行业投资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崇武决定设置教师速成班,主要就是选择一批知识分子,编写出来一套教材,然后先在军队中培养,士兵学会后,快速分配出去当教师。

为了激励士兵努力教学,他还设置了阶段目標考核,考核优秀的教师能获得金钱甚至是田地的奖励。

李崇武逛完学堂,向外走去,这一路他看到农民拿著粮票在官营米店前排长队,因“劣质米”、“配额不足”而发生骚动。排队农民遭到汉军士兵粗暴弹压。

汉军士兵粗暴弹压,引发怨声载道,以致敢怒不敢言。相比之下梅里纳顺民代表保长阶层享受了优待,不光能享受权利,还能优先获得食物。

梅里纳王国近两年战乱不止,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所以粮食极度不足。

李崇武知道粮票这些政策只能治標不治本,民以食为天,如果不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就永远也不能稳定统治。

所以他一边下令从印度和南洋进口粮食,一边督促各地抓紧恢復生產。

隨后李崇武前往了法庭了解情况,当他们抵达时恰好在进行公审,於是他们便观看起来。

李崇武发现被审判的很多梅里纳人犯罪的原因五八门,有“私藏禁书”的人,其实是仅是一本手抄的梅里纳民歌、也有“拒不送子女入学”、“户牌信息不全”。

被告家庭被判罚没当年收成、强制劳役或鞭刑。法庭上通译冰冷宣读判决,这些被审判的人懊悔不已。

果然在法官的介绍下他了解到了,部分梅里纳人在高压下“检举”邻居以换取粮票,现在他们邻里关係极度紧张猜忌。

当然也出现零星出现全家自杀或逃亡雨林的事件。

徐盛对法庭的“效率”提出异议,认为过度严苛反而製造更多“潜在叛徒”,与李靖发生激烈爭执。

李崇武也知道现在的判决太粗糙,但他知道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终他支持了李靖,“乱世用重典”。

虽然之前汉军获得了王室金库,收缴王室和贵族的黄金约10吨及珠宝蓝宝石若干,但因为最近销太大,所以李崇武依然有相当大的紧迫感。

他最近成立矿务局:直接管辖两大铜矿(萨瓦、塔那那利佛西山),为了增加產量,李崇武引入德国採矿设备,还强制徵用梅里纳战俘及“叛乱家属”为矿工。

为了保护矿產开发,李崇武还调了100黑旗军家属迁居铜矿区,並且建立华人武装村落,每村配马克沁机枪哨塔。

李崇武一行人在城內看完,便前往了塔那那利佛西山铜矿。

他在这里看到了被徵调的梅里纳矿工在皮鞭与投靠的梅里纳人的监督下超负荷劳动,条件恶劣,疾病、事故频发。汉军却只关心產量与矿石品质。

当然他也知道了这群矿工有人为家人“粮票”忍气吞声;个別年轻工人受此影响,破坏工具、私藏小铜块。

汉军驻矿部队现在压力大增,如临大敌,於是实施措施,將生活区与矿井区严格分离,使整个矿区儼然成为一座独立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