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进士及第2【求追读】(1/2)

贡院內,考官们正在紧张地阅卷。

此次会试光绪帝极为重视,安排的考官有孙家鼐、翁同龢等重臣。

一共三千多份卷子,所以每个考官都很疲倦。

因为卷子太多,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阅卷基本都是十来秒看完一份。

所以有人说科考最重首场,只要首场出彩,基本就能中。

而李嘉轩的首场作答以往都是中规中矩,毕竟如果他很优秀的话,也不至於四十多岁还没中。

李嘉轩的这次作答虽然他感觉不错,但放在三千多份试卷中,还是排不上號,所以他遗憾的並未被选中。

可是命运总是会眷顾某些人,同考官刚將李嘉轩的试卷放到其中的那一摞时,翁同龢前来视察进度了。

翁同龢推门而入时,正好一阵狂风袭来,这阵风將试卷吹散在地,也恰好將李嘉轩的答卷吹到他的脚下。

翁同龢见状捡起试卷,隨手翻了翻,看到策问回答眼前一亮,然后说道:

“这份卷子为什么没中?”

“回大人,此生答得中规中矩,所以並未取中。”

“你可曾看过他的策论?”

“回大人,该生后面的策问確实一针见血。”

同考官作为官场老油条看到翁同龢点头,便知道他满意这份卷子,所以继续说:

“下官也纠结过是否取中这份试卷,本想送往大人处审阅,但想到您日理万机也就作罢了。”

翁同龢听罢思考了一下说:

“时局艰难,难得有人能將策论写的入木三分,我们还是不拘一格取人才吧,就让他中吧!”

同考官自然遵命执行。至此李嘉轩的试卷就在命运的安排下,被幸运的取中了。

终於到了会试放榜的日子了,因为三月是杏开的时候,所以这次放榜也叫杏榜。

李嘉轩怀揣著期待,早早的便拉著刘文辉前去查看。刘文辉知道自己的情况,本不想去,但看到好友如此,只能捨命陪君子。

贡院门外人山人海,等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有人出来贴榜。可是被挤到外边的李嘉轩根本看不清,只能听著前方人念榜。

刘文辉见李嘉轩紧张的满头大汗,赶紧宽慰:

“李兄別急,我这次分到臭號肯定中不了,但我看你必定能中!”

“多谢吉言!”

虽然有了刘文辉的安慰话,但李嘉轩还是没有底,毕竟现在都念到二百多號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顺畅,??????????????????.??????隨时看 】

李嘉轩想到自己寒窗苦读二十多年,再想想李家现在的危机,他在心里祈祷:

苍天保佑啊,这已经是我中举后第5次考试了,就让我中吧!

可能是李嘉轩的祈祷感动了上苍,所以李嘉轩突然听到了:

“恭喜第二百九十七名,苏州李嘉轩,李老爷高中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