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祠堂分歧2(1/2)

祠堂里面不时的发出爭吵声,如果有人细听就会发现,他们聊的话题都是掉脑袋的事。

古有鹅湖论道,今有祠堂之辩,无论哪一个都对后世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窗外適时地下起了鹅毛大雪,行人纷纷回家避雪。

李崇武爷仨也適时地在祠堂烤起了火。

三人直抒己见,心里一片火热。即使小火不能驱散寒意,但他们三个人却並不觉得寒冷。

李崇武前世老师不是白当的,別说自己有理,就是无理自己也能搅三分。

再加上时代信息差的碾压,李崇武虽然是以一敌二,但却並不落下风。

见到说服不了李嘉轩,李崇武只能转变对象,希望说服大哥。

可是大哥李崇文却是一副以老爹马首是瞻的表情。

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看来真是如此啊。

没办法李崇武只能退一步说:

“三国有诸葛家分別出仕魏蜀吴,现在我们何不效仿?”

“既然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那我们做一个约定如何?”

“什么约定?”

“我们以十年为期,您和大哥继续考进士匡扶天下,而我则选择另一条路救国,最后不管哪一个能成,都能让天下老百姓受益。”

“你走的这条路,从未有人走过,其中艰险不为人知,你可坚持得住?”

李崇武知道之后的十年会发生什么,两场屈辱的战爭,会让大清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自己的皇图霸业,李崇武重重的点头答应。

看到事情暂时解决,三人开始了閒聊。

“大哥,还有一年多就要开考了,可有把握中举?”

“哈哈,科举贵在修心,过程才更重要。”

“也就是没把握唄。”

大哥李崇文尷尬的笑了笑。

“爹,您此次可有把握考中进士?”

“你会不会聊天,不会赶紧滚”,李嘉轩做出轰人的动作。

到底是关心儿子,李嘉轩说:

“马上过年了,说说你明年的计划吧。”

李崇武接著就把计划大说一通,从扩大化工厂规模和市场,再到发展航运运输大吹一通,大有几年內成为大清首富的气概。

李崇武想了想还是將自己已经购买武器,准备秘密训练的事情说给了两人。

大哥李崇文满脸的担心,倒是李嘉轩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军队必须要控制在自己人手里,还有一定要保障粮餉。”

李嘉轩决定除了家里的田契,其他的大部分现银都交给李崇武。

接著还主动將族內科举无望,但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推荐给了李崇武。

这对李崇武来说,可真是柳暗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过毕竟还是乾的掉脑袋的事情,李嘉轩犹豫了半天还是说道:

“从此以后,你要谨言慎行,避免出事祸及李家。”

“爹,您放心,儿子晓得。”

就当李崇武以为圆满结束的时候,大哥李崇文適时的说了一句:

“爹,二弟还没有成亲,您看是不是让他先成亲后,再让他去海外。”

李崇武听完立马著急,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李崇文是这样的人。

李崇武想著自己今年的计划,根本没空成亲,再说自己乾的掉脑袋事情,带著个拖油瓶也不方便啊。

“大丈夫何患无妻,好男儿志在四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