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发展新盈利点[求追读](2/2)

刘丽霞这段时过得艰难,听到这话,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的往下流。

李崇武看孩子很可爱,临走还给了孩子10两银子。

刘丽霞將银子牢牢捂在胸前,虽然银子如此冰冷,但她却感觉十分火热。

李崇武看著工厂规模並未满意,为了让机器利用最大化,他决定再招一倍的人,每人十个小时,双班倒。

除了织布厂这边已经步入正轨,李崇武下一个行业的发展更是喜人。

李崇武利用头脑內的化学知识,本想先建立一个肥皂厂,但没想到原料不好解决,最后只能先费2万两建立了一个火柴厂。

此时火柴需求逐渐旺盛,李崇武採用了无磷配方:

用三硫化二锑代替白磷,这样能避免中毒。

其次粘合剂选择了,牛皮胶和淀粉。

剩下使用最多的火柴梗,这个最为简单,购买木料加工就行。

此时大清底层民眾,每年需要火柴200万箱,所以火柴一出厂就供不应求。

最后经过计算,火柴厂月產量1000箱,每箱售价5两,年利润大概6万两,预计不到半年就能回本。

但李崇武为了利益最大化,决定將盈利继续投资建厂。

除了火柴厂,李崇武还了3万两建造了味精厂。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味精厂的配方,通过头脑里的化学知识採用了水解法制穀氨酸钠。

首先將小麦麵粉加水揉成团,装入细布袋反覆水洗,分离淀粉与湿麵筋,最后蒸熟备用,很类似后世製作凉皮。

然后加入盐酸水解,最后中和结晶,加入活性炭脱色提纯。

这个时候盐酸需要进口,所以李崇武联繫了英商卜內门採购。

本想著味精產出会受到追捧,没想到人们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反而有些牴触。

李崇武只能亲自带著手下,给大清的老百姓上了一场营销课。

李崇武先是在上海申报上打出了“厨房密宝,鲜掉下巴”的gg。

然后派人宣传,说这是为慈禧太后寿辰准备的贺礼“万寿无疆味精”,接著派人大张旗鼓的北上京城宣传。

最后还拿出了最大的杀手鐧:

免费。

李崇武安排人燉了鸡汤,在大街上免费发放,並且主动给酒楼免费赠送味精使用。

这几套组合拳下来,销量立马打开,虽然还谈不上市场多大,但是已经开始初步盈利。

接下来只待民眾日渐熟悉,再加上向外推广,想来也是一个能財源广进之路。

因为味精厂需要一些专业设备,所以李崇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解决,这也让他意识到建化工厂需要专业人才。

最后建造制碱厂的时候,李崇武专门找托马斯联繫了专业人才约翰,为了这个人才李崇武足足等了两个月。

约翰本来只是路过大清,想要去美国,根本不想留下来。

最后还是李崇武拿出杀手鐧:

给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五作为提成,才將这个洋人拿下。

烧碱试验成功,主要还是靠李崇武脑中的化学知识-侯氏制碱法。

具体方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氨为原材料,並將乾燥锅改成了旋转式以解决红碱问题,並且能回收氨和二氧化碳。

李崇武为了保密配方,还和约翰签署保密协议,每月额外给他100两的保密费。

这个厂子李崇武目前足足投入了15万两,主要是原材料贵。

原材料食盐从两淮盐场购买,石灰石从江苏宜兴购买,煤炭从唐山开滦购买。

约翰估测,日后烧碱厂可年產碱10000吨,副產品漂白粉若干。

目前从国外进口的碱每吨120两,即使是杂质多的烧碱还每吨60两呢。

所以如果烧碱按每吨80两售卖,再加上售卖漂白粉的利润,除去成本一年大概能挣40万两。

大规模生產烧碱还需等待设备,但约翰预计很快就能开工。

至此李崇武在上海的事业小成,他也开始了下一步计划——购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