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撂挑子的西方二圣!仙庭创立!(2/2)

妖族占据天庭,布下周天星斗大阵镇压寰宇,势力庞大。

更何况,当年妖族立天庭,理由是“维护洪荒天地秩序”。

这个理由成了壁垒,將他们挡在南天门外。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两人推演多次,找不到插手的机会,如同被网缚住,野望与尊严皆不可得。

时间流逝,两人心中焦灼。

所有办法都行不通,尊严在现实前无用。

两人对视,眼中皆是不甘与决绝。

他们只好驾云,登上崑崙山。

崑崙山,三清殿。

云床上坐著三道身影,气息与天地相合。

元始天尊端坐著,周身道则显化,自有威压流转。

当昊天与瑶池说出苦楚和请求后,殿內温度仿佛下降。

“你们想占据天庭?”

元始天尊睁眼,目光没有温度,像在看两粒尘埃。

“此事绝无可能。”

他的声音不留余地。

“谁不知天庭背后站著周源。”

话语间,是他对周源的忌惮,和对眼前二人的轻视。

在他看来,这两人是道祖的童子,得了天帝之名,却无天帝之实,没有根基与气魄。

若非看在鸿钧的面子上,他不会让这二人进入三清殿。

源自盘古正宗的傲慢化作压力,压在昊天和瑶池肩头。

昊天袖中的手掌捏得指节发白。

瑶池脸色泛白,咬著下唇。

他们感受到元始天尊的鄙夷,那是一种俯瞰,让他们道祖所封的身份像个笑话。

羞辱感在心头翻涌,却又必须死死压制。

他们僵硬地转过身,將最后一点希望,投向了另一侧那道仿佛与虚空融为一体的身影。

太上。

太上圣人双目微闔,气息若有若无,仿佛亘古不变的顽石,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然而,在昊天与瑶池的目光注视下,他那古井无波的心境之中,却有一道灵光如开天之雷,轰然炸响。

天道兴盛!

这四个字,瞬间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神。

他的道,是无为之道,是顺天应人之道。

如今,天道大势要立天庭以掌秩序,而昊天瑶池正是天道选定的执行者。

这便是大势!

若是自己能顺应此势,扶持这二人於天地间真正站稳脚跟,必然可以获取到海量的天道气运加持。

那无边气运,足以让他在圣人九重天的道路上,再迈进一大步。

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一个足以让他领先於其他圣人的绝佳时机。

无数念头在太上的元神中生灭,快过了亿万载光阴。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深邃、苍茫,仿佛蕴藏著宇宙生灭的至理。

他没有去看元始,也没有在意昊天和瑶池的窘迫,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

“天庭,你们確实无法占据。”

这句话,先是让昊天和瑶池的心沉入谷底。

但太上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然,天道循环,总有一线生机。”

“昔年,紫府洲东王公曾受老师法旨,统领天下男仙,创立过一方仙庭。”

昊天闻言,皱起眉头。

东王公的仙庭?一个笑话。

太上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声音没有波澜。

“东王公德不配位,聚拢的是一群散沙,想与妖族爭霸,是逆势而行,其败亡是定数。”

“而你们不同。”

太上的目光落在两人身上,仿佛能洞察天机。

“你们的仙庭,不为爭霸,而是维护洪荒秩序,上体天心,下顺眾生。此举会得到天道认可。”

昊天和瑶池脑中如惊雷炸响。

无法占据天庭,那就另起炉灶!

何必执著於周源掌控的妖族天庭?

他们是道祖亲封的洪荒主宰。他们创立的势力,才是天地正统。

这个思路打开,先前的憋屈、不甘与绝望,被野心所取代。

他们的呼吸急促,胸膛起伏,眼中迸发出光芒。

“多谢圣人指点!”

昊天和瑶池对著太上一拜,声音颤抖。

这不是惊喜,而是绝处逢生,是窥见了属於自己的大道。

两人没有迟疑,走出三清殿,立於崑崙之巔。

“天道在上!”

昊天的声音化作雷音,响彻天地。

“吾,昊天!”

“吾,瑶池!”

“今感洪荒秩序不彰,万灵行事无度,立『仙庭』,维繫天地纲常,梳理阴阳五行,赏善罚恶,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

誓言引动了天道回应。

苍穹之上,风云倒卷,紫气匯聚,一道玄黄功德金光破开云层,如天河倒灌,一分为二,涌入昊天和瑶池体內。

他们的气势在功德加持下攀升,稳固在了准圣之境。

接著,两人再次宣告。

“仙庭初立,招纳贤才。凡洪荒中有德行、有修为者,皆可入我仙庭!”

“加入者,可得业位封赏,获取天道功德!”

这声音借天道之力,传遍洪荒。

从东海到西极,从不周山到血海,修为达到大罗金仙境界者,耳边都迴荡著这番话。

这是鸿钧赐予他们两人的条件。

以天道功德为酬劳。

一时间,洞府与灵山中,有气息甦醒。

他们的眼中,流露出震撼与贪婪。

在洪荒世界,谁会和天道功德过不去?

混沌仙岛。

一声道音,不在耳边,而在洪荒生灵的真灵深处炸响。

那声音无悲无喜,蕴含天道之理,昭告寰宇。

“吾,昊天。吾,瑶池。今顺天意,立仙庭,掌三界秩序,诸天神仙,皆可入吾仙庭,享天道气运!”

声音落下,天降玄黄功德之气,紫气东来,洪荒被一股威严笼罩。

崑崙山,东海,血海,闭关的大能者,心神被这股意志撼动。

山野精怪匍匐在地。江河水族停止游动,仰望天穹。

对求存的生灵而言,这是一个福音。

仙庭,背后是紫霄宫的道祖鸿钧。

这是一条大道,能庇护他们度过下一次量劫。

一时间,许多生灵心生嚮往,想奔赴仙庭,谋求一个位阶。

“昊天,瑶池……”

“道祖的棋子,落下了。”

周源垂下眼帘,指节在玉石桌案上叩击,发出声响。

他洞悉其意。

仙庭的出现,矛头指向妖族的天庭。

二者职能衝突,一山不容二虎,早晚会有一场碰撞。

但他並不认为这场战斗会很快爆发。

妖族天庭,承接了上一个量劫霸主的全部遗產。

无论是周天星斗大阵的残余,亦或是无数妖神积累了万古的灵宝丹药,那份底蕴,深不见底。

新生的仙庭,除了一个天道认可的名分和道祖的背书,內里空空如也,拿什么去和根深蒂固的妖族天庭斗?

短时间內,绝无可能。

然而,妖族天庭的强盛,也正是其最大的弊病所在。

所有的高位神职,几乎被妖族大圣、妖神后裔牢牢把持,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利益集团。

外族修士,纵有天纵之才,也难以登堂入室。

周源的眸光深邃,倒映著诸天星辰的流转。

他的指尖停顿。

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仙庭既然缺少根基,那便给它根基。

从人族之中,挑选出那些惊才绝艷的武道强者,將他们源源不断地送入仙庭,成为仙庭最初的骨干与支柱。

以人道气运,助仙庭崛起,以此来抗衡妖族的天庭。

这是阳谋。

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选择。

一想到此,周源的眉心便不禁微微蹙起。

那张无形的榜文,那件执掌天地权柄的至宝,依旧被鸿钧牢牢攥在手中。

封神榜!

若此物在他手中,他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他完全可以將鸿钧那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撕开一道口子,將整个封神的走向彻底顛覆。

让真正属於人族的天庭,成为三界六道唯一的主宰者!

而非现在这般,处处受制,只能在棋盘的缝隙间腾挪。

周源的目光穿透了无尽虚空,自九天之上,缓缓落向了那片广袤的人间大地。

仙神在落子,天地为棋盘。

而人道,亦在这盘棋局之中,暗流汹涌。

……

商朝,都城朝歌。

摘星楼下,九间殿內。

青铜鼎炉里的安神香菸气笔直升腾,却驱散不了殿內的肃杀之意。

“废物!”

一声怒喝,记录军情的玉简砸在金砖上,化为齏粉。

“区区袁福通,纠集七十二路跳樑小丑,就敢在北海反叛!我大商的兵锋,何时变得如此迟钝!”

御座之上,人皇帝辛身著玄鸟黑龙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双目燃烧著怒火。

他紧握龙椅扶手,指骨发白,仿佛要將木石捏碎。

下方,文武百官垂首,无人敢与他对视。

大殿里只听得到帝辛的呼吸声。

良久。

“谁,愿为孤前往北海,平此叛乱?”

帝辛的声音不高,却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朝臣之中,无人应答。

沉默中,一个身影自武將之列走出。他鬚髮白,身形如松。

其额心正中,闭合著第三只眼,透出一股神威。

“臣,闻仲,愿为陛下分忧。”

老者的声音打破了殿內僵局。

“臣愿亲率大商精锐,奔赴北海,镇压叛逆!”

帝辛眼中的怒火收敛,目光落在这位三朝元老,大商的擎天玉柱身上。

“太师。”

他的语气缓和了些。

“你有几成把握?”

闻仲躬身一拜。

“若只凭朝中兵马,此战必胜,但耗时日久,恐生变数。”

“袁福通並非庸才,他联合了北地七十二路诸侯,其势已成,盘根错节。想將其快速扫平,不易。”

帝辛眉头锁紧。

“太师有何对策?”

闻仲抬起头,迎向帝辛的目光。

满朝文武都清楚,这位太师是商朝军方第一人,其根脚不凡,与人族修行圣地有联繫。

这个时代,三清尚未分家,通天教主亦未远赴金鰲岛开闢碧游宫。

故而,闻仲並未拜入截教金灵圣母的门下。

他的道,是在人族圣山之上,於万丈红尘中磨礪出的无上武道。

虽无人教弟子的名分,却身负人教传承的精髓。

“陛下,臣早年曾在人族圣山修行。”

“期间,结识了诸多潜心於武道的同道强者。”

“臣愿亲身前往,以大商太师之名,邀请他们出山相助。”

“他们中,有不少人会卖老臣一个薄面。”

“若能得这些红尘高人臂助,合我大商铁骑之力,定能以雷霆之势,將袁福通等七十二路反贼一举荡平!”

闻仲的话语掷地有声,他那挺直的脊樑,仿佛能撑起整个殷商的江山社稷。

帝辛眼底迸射出灼灼光芒,胸膛中一股豪气勃然喷发。

他猛地一拍宝座扶手,沉重的金石之声迴荡在空旷的大殿,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振奋。

“好!”

帝辛一声断喝。

“太师儘管前去,若是需要朝中出力,本皇不惜代价!”

闻仲躬身,甲冑发出摩擦声。

他抬起脸,眼神平静,其中是对王朝的忠诚。

“臣,领命。”

他说完这三个字。

他转身,走出朝歌王宫。

宫门外,日头正盛。

甲士列队等候,兵器反射日光,杀气瀰漫。

闻仲的眼神扫过甲士们的脸,没有停顿,命令从他口中发出。

“传令,西路大军统帅张桂芳,即刻点兵三万,陈兵边境,威慑西岐!”

“传令,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若有异动,命竇融將军就地镇压,无需上报!”

“调集三山关总兵邓九公麾下五千精骑,隨我出征!”

作为两朝元老,闻仲在军中威望最高。

他的指令引来甲冑碰撞与领命之声,战爭机器在他的意志下开始运转。

半个时辰內,出征事宜安排完毕。

大军即將开拔,闻仲勒住墨麒麟,转身望向王宫。

他步入殿內。

群臣已散,殿中只剩帝辛一人。

人皇负手立於九州堪舆图前,俯瞰大商江山,显露气魄。

“大王。”

闻仲的声音带著凝重。

帝辛回身,脸上还带著兴奋。

“太师还有何事?”

“老臣此去,不知何时能归。朝中之事,还需大王乾纲独断。”

闻仲看著帝辛的脸,心中泛起忧虑。

帝辛上位不久,锐意进取。

但他年轻,有时会被表象蒙蔽,不够持重。

“老臣只盼大王,亲贤臣,远小人,固守社稷,静待老臣归来。”

他的话语中的告诫之意很清楚。

帝辛眉头一挑,笑道:“太师放心,朝政之事,本皇应付得来。”

闻仲看著他,张了张嘴,最终嘆息一声。

他再次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望著闻仲的背影,帝辛的目光落回堪舆图上,嘴角上扬。

他知道太师在担心什么。

闻仲是凡人,看不到更高层面的事。

如今的人族,已不像当年那样需要看仙神脸色行事。

帝辛的目光飘向西方,那是人族圣山的方向。

山上的武道强者沉浸於修行,对山下王朝的兴衰不在意。

他们渴望凭藉武道修为,一窥人教道统。

所以並没有多少人愿意下山扶持商朝。

……

另一面。

依旧是崑崙山这里。

云海翻腾,仙光繚绕。

宫殿內,昊天与瑶池躬身站著,不敢喘气。。

“天庭想要壮大,人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太上圣人声音平淡,却仿佛蕴含著天地间最本源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昊天与瑶池的心神之上。

“这件事交给吾等便是,你二人安心回去执掌仙庭吧。”

元始天尊的声音则带著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目光只是隨意一瞥,便让昊天和瑶池感到神魂都在战慄。

两人不敢有丝毫异议,再次深深一拜,隨后恭敬地退出了道宫。

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云海深处,道宫內的气氛才陡然一变。

那股超然物外的圣人威仪瞬间消散。

“唉……”

太上圣人发出一声悠长的嘆息,这嘆息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与无奈。

“本尊是真后悔,昔年创立人教本应该是本尊的机缘。”

他的声音里,再无方才的平淡,而是透著一股刻骨的遗憾。

“却被周源出手提前截胡了。”

这句话,让整个道宫的温度都下降了些许。

“不然以人族目前的气运,道教早就立於不败之地了,哪里还需要担心所谓的大劫。”

元始天尊脸色阴沉,双眸中神光闪烁,带著毫不掩饰的怒火。

“那周源和吾等作对的次数还少吗?”

他冷哼一声,周遭空间都泛起涟漪。

“依我看其就是故意抢夺兄长的机缘!”

“这些年数次斗法,吾等都没有胜过对方,这样下去还不知道其气焰会何等囂张。”

一想到过往的交锋,即便是身为圣人,元始天尊的心境也难以平復。

每一次,他们都感觉胜券在握,可每一次,那个周源总能以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翻盘,让他们三清顏面扫地。

通天教主一直沉默不语,此刻却皱起了眉头,他关心的並非过往的恩怨。

他关心的是更现实的问题。

“吾等圣人道统想要地位稳固,便不能够被人族所排斥。”

他的声音低沉,带著一丝锐利。

“这些年我倒是下令过让门下弟子前往人族之地进行传道,只是效果並不明显。”

身为天道圣人,他们早在无数年前便已通过天机演算,预见到了人族的未来必將大兴。

他们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坐视这块最大的蛋糕被別人分走。

三清早就派遣过最得意的门下弟子,携带道法经文,深入人族腹地,试图建立道观,传播教义。

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人族大地之上,如今只有一个统一的王朝——大商!

而商朝的当代人皇帝辛,这位得人族气运正统加身的存在,在察觉到三教传道的意图后,根本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一道人皇敕令传遍四海八荒。

敕令言明,人族自有传承,无需外教。

此令一出,三教弟子在人族之地瞬间寸步难行,他们的道法在人皇敕令的压制下根本无法显圣,建立的道观门可罗雀,所讲的经义被斥为异端邪说。

至於西方教,那就更不用提了。

他们的教义与人族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加上地处西陲,相隔实在遥远,其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连在大商境內溅起一朵水都做不到。

局势已经很明朗了。

这样下去,整个人族就快要彻底变成人教的自留地,外人再无插手的可能。

这种事情,他们三清圣人,绝对不能够让其发生。

不然等人族彻底兴盛,达到气运的顶峰,那人教所能攫取的气运,怕是会直接碾压他们三教道统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