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解决方案(1/2)

会议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一位老农代表激动地拍著桌子:

“执政官大人,副总督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粮价跌得太狠,我们辛苦一年,卖粮的钱连种子肥料本钱都快收不回来了!那些机器更是让我们这些靠力气吃饭的人没了活路。要么官府给我们补贴,要么就得限制那些机器的使用!”

粮商代表则是一脸精明,慢悠悠地说道:

“诸位大人,粮价下跌,对於稳定国內民生,降低生活成本,可是大有裨益啊。我们商人也能凭藉价格优势,將更多粮食销往海外,换取更多利润和稀缺物资,这对和之国也是好事嘛。”

他內心甚至窃喜,正好可以低价大量收购,囤积起来,等到青黄不接或者外国需求旺盛时高价拋出。

后勤主管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我们只负责按需採购,价格低对我们来说採购成本也低了,没什么不好。至於农民收入……那不是我们后勤部门管辖的范围。”

三方各执一词,爭吵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和看著这场面,眉头越皱越紧。

这时,鲁恩敲了敲桌子,让眾人安静下来。

“吵完了?”

鲁恩扫视了一圈,

“你们说的,都有点道理,但都只看到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他首先看向农民代表:

“限制机器?这是不可能。科技提升效率是大势所趋,开倒车只会让和之国重新落后。补贴嘛,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手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长期补贴財政也吃不消。”

接著他又看向粮商:

“利用价差赚取利润,是商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但只顾自己囤积居奇,不顾国內生產者死活,导致农业凋敝,將来你们去哪收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一,建立和之国战略储备粮库。”

“由执政府出资,在粮食价格过低时,以合理的保护价收购部分粮食,充实国库储备,用於平抑未来可能出现的粮价波动,或者应对灾荒。这既能稳定市场粮价,保障农民基本收益,也能增强国家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推动產业升级,分流劳动力。”

“奎因那边已经在规划建设几个大型农產品加工厂,可以將粮食深加工成更耐储存或者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比如高级饲料、酒精、淀粉,甚至尝试搞食品添加剂,而这些都需要大量工人。部分农业人口,可以经过培训,转向这些加工厂工作,收入未必比单纯种地低。”

他总结道:

“简单说,就是国家出手托底,同时开闢新的就业渠道。让种地的人能活下去,让多余的人有新的出路,让粮食的价值通过加工进一步提升。这叫產业结构调整。”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这两个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和长远发展,虽然实施起来颇具挑战,但无疑为陷入僵局的局面指明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农民代表们开始冷静下来思考,粮商也意识到稳定的生產源头的重要性,后勤主管则发现物资来源可能更加多元化。

大和看著鲁恩,眼中闪烁著钦佩的光芒。

命令隨即开始起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