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场」的假说(2/2)

“李总工,您这个想法…怎么说呢…”

他挠挠头。

“我们这些老工人,確实有时候会感觉到一些说不清的东西。比如几台机器一起开的时候,就是感觉不对劲。”

“但要说是什么'场'…”

钱功摇摇头。

“这个我理解不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小张。

“李总工,我们刚才在宿舍討论了您的假设。”

小张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从逻辑上讲,確实能解释我们遇到的所有异常现象。”

他身后的几个人纷纷点头。

“对,我们觉得这个方向值得试试。”

“反正传统方法已经走不通了,为什么不试试新思路?”

“关键是实验设计很科学,有对照组,有变量控制。”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

一个头髮白的老专家从人群后面走出来。

“小李,你这个假设太大胆了。”

他的语气很严肃。

“我们是搞工程的,不是搞理论物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你现在提出一个完全没有理论基础的假设,这不是科学態度。”

“而且,”老专家继续说,“国家给我们的时间有限,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虚无縹緲的实验上。”

控制室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支持者和反对者涇渭分明,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

李赫静静地听著爭论,没有插话。

他知道,这种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在科学史上,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遇到保守势力的阻挠。

但他也知道,时间不等人。

三个月的期限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如果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所有的努力都將化为泡影。

“安静。”

李赫的声音不大,但足以压制住所有的爭论。

“我理解大家的担心。这个假设確实很大胆,也確实缺乏传统理论的支持。”

他环视著房间里的每一个人。

“但是,科学就是在不断突破既有认知的过程中发展的。如果我们只满足於重复已知的东西,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

“现在,我们面临两个选择。”

李赫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

“第一,继续沿用传统方法,在已经失败过无数次的道路上继续摸索。”

“第二,承认我们的知识有局限性,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

他放下粉笔。

“我选择第二条路。”

“谁愿意跟我一起走,我欢迎。谁觉得风险太大,我也理解。”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

每个人都在心中权衡著利弊。

最终,刘教授第一个站了起来。

“李总工,我跟您走。”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眼中闪烁著某种光芒。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不能因为恐惧而拒绝探索真理。”

紧接著,钱功也站了起来。

“我虽然不懂什么理论,但我相信李总工的判断。”

一个接一个,年轻的工程师们纷纷表態支持。

最后,房间里只剩下那个白头髮的老专家还坐著。

他看著周围年轻的面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好吧。”

他缓缓站起身。

“老头子我也陪你们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