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次衝击,毫釐之差的遗憾(2/2)

几个工程师激动地互相拍打著对方的肩膀,脸上是狂喜的笑容。

王元植院士的身体晃了一下,他身边的助手连忙扶住他。

老人紧紧抓著拐杖,嘴唇哆嗦著,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两行浑浊的泪水,顺著深刻的皱纹淌了下来。

他们撞开了那扇窄门。

然而,李赫没有动。

他依然站在控制台前,目光死死地锁定著屏幕,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的平静,与周围的狂欢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割裂。

“李总工?”

刘教授最先察觉到了不对劲。

“调出底层硬体的执行日誌,时间精度调整到微秒级。”

李赫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控制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眾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技术员的手指有些颤抖,在键盘上敲下了指令。

屏幕上的数据流再次刷新。

这一次,不再是漂亮的曲线图,而是一行行密密麻麻,充满了时间戳和埠地址的原始代码。

李赫的目光在数据流中飞速扫过,最终,停留在了气氛置换系统的日誌部分。

他伸出手,指著屏幕上的两行数据。

“放大这里。”

屏幕上的字符被放大。

【指令发送:t+4.750000h】

【高压氢气排出阀关闭指令確认:t+4.750012h】

【混合气体注入阀开启指令確认:t+4.750015h】

【炉內气体成分传感器达到目標閾值:t+4.762135h】

所有人都看懂了。

虽然指令的响应速度已经进入了微秒级,但阀门本身是一个机械装置。

那个负责气氛转换的高压电磁阀,它的继电器存在万分之一秒的响应延迟。

而阀门从关闭到开启的机械动作,又消耗了宝贵的时间。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炉內的气氛置换,比预定的0.1秒窗口期,晚了0.02秒才被彻底执行。

一个只有百分之二秒的延迟。

一个在任何常规工业生產中都可以被完全忽略不计的误差。

但在这里,在这扇窄门前,它却是决定性的。

控制室里的温度仿佛骤然降到了冰点。

刚刚还洋溢著的狂喜,被一种更深沉的冰冷所取代。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炉体在冷却系统的作用下,缓缓降温。

没有人离开,也没有人说话。

每个人都只是静静地站著,或坐著,等待著最终的审判。

当炉温降到安全范围,样品被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取出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块样品,静静地躺在托盘上。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灰色,表面光滑,带著金属般的光泽。

它没有粉化,没有龟裂,甚至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瑕疵。

它比之前得到的任何一块“灰色品”,都要完美。

一丝希望,重新在眾人心中燃起。

也许,那0.02秒的延迟,影响並没有那么大?

样品被迅速送往检测室。

硬度测试。

强度测试。

密度测试。

显微结构分析。

每一项测试结果,都通过內部线路,实时显示在控制室的大屏幕上。

“硬度:81hv。”

距离90hv的目標,差了一点。

“抗弯强度:890mpa。”

距离1000mpa的目標,也差了一点。

“致密度:3.18g/cm3。”

距离3.22g/cm3的理论极限,还是差了一点。

当最后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出现在屏幕上时,所有人都看到了。

在那片已经初步形成致密网络结构的晶须之间,依然存在著一些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米级的细小孔隙与结构缺陷。

这些瑕疵,就是那0.02秒延迟留下的烙印。

最终的性能评估报告生成。

关键指標,只达到了设计要求的90%。

功亏一簣。

这个词,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位负责工艺的工程师,看著屏幕上的90%,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身体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肩膀无声地垮了下去。

这种只差一步的失败,比一开始就彻底的失败,更让人感到难以呼吸的痛苦。

那是一种耗尽了所有力气,触碰到了终点线,却最终被判定成绩无效的巨大遗憾。

整个团队,在经歷了从地狱到天堂,又从天堂坠落的剧烈顛簸后,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王元植院士看著那份只差10%的报告,许久,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无尽疲惫的嘆息。

李赫走到那块依然温热的样品前。

他没有去看数据,只是伸出手指,轻轻触摸著样品光滑却不完美的表面。

他感受著那细微的,常人无法察觉的结构缺陷。

然后,他將那块代表著“毫釐之差的遗憾”的样品,稳稳地托在掌心。

他的脸上没有痛苦,也没有失望。

只有一种更加深沉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那些垂著头,被巨大挫败感笼罩的团队成员。

“我们知道了门的宽度。”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下一次,换一把更快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