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们不找答案,我们画地图(2/2)

“现在我要重新定义我们的目標。“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

“我们之前的目標是找到那根针,现在我们的目標是画出整片草堆的地图。“

他用手做了一个展开的手势。

“我们把所有失败的地方都標记出来,把所有不可行的参数组合都排除掉。那么剩下的空白区域,就是针所在的地方。“

这个“绘製失败地图“的构想让所有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从寻找成功到標记失败,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完全顛覆了传统的科研观念。

“您的意思是,每一次失败都在缩小搜索范围?“王院士的声音里带著明显的兴奋。

老人开始理解这个方法的精妙之处。

“正是如此。“

李赫点点头。

“传统思维认为失败是浪费时间和资源。但在我们的新框架下,失败是有价值的信息。每一次失败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事实:这个参数组合不可行。“

他走到黑板前,在那个复杂的表格上开始標记。

“第一次实验:升温速率1度/分钟,保温时间18小时,氮气浓度20%。结果:美丽的废品。“

他在对应的格子里打了一个红色的叉。

“第二次实验:升温速率0.5度/分钟,保温时间6小时,氮气浓度30%。结果:黑色粉末。“

又是一个红色的叉。

“第三次实验......第四次实验......第二十七次实验......“

隨著標记的增加,表格上的红色叉號越来越多。

但同时,空白区域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看到了吗?“

李赫指著表格上仍然空白的区域。

“这些空白区域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我们已经排除了大量不可行的组合,剩下的搜索空间比一开始小了很多。“

材料组的博士们开始交头接耳,眼中的绝望逐渐被兴奋替代。

“这种方法確实有道理。“一位年轻的专家小声说道。“我们的失败不是白费的。“

“不仅不是白费,而且极其宝贵。“

李赫的声音变得更加激动。

“我宣布,从今天起,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胜利。因为它为我们的地图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坐標。“

这句话在会议室里引起了热烈的討论。

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过往的失败经歷。

那些曾经让他们沮丧的废料,现在变成了珍贵的信息来源。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王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

李赫重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一步:重新分析所有失败数据,建立完整的失败地图。“

“第二步: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下一批实验方案。“

“第三步:结合简化的蒙特卡洛计算,確定优先搜索的区域。“

“第四步:开始新一轮的'有序撞大运'。“

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整个计划看起来井井有条,完全不像是在“撞大运“。

“预计需要多长时间?“一位工程师问道。

李赫沉思了片刻。

“如果我们的方法正確,最多再有二十次实验就能找到答案。“

“二十次?“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相比於原来的十万种可能性,二十次实验简直是天堂。

“没错。“

李赫放下粉笔,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我们不再是无头苍蝇,我们是有地图的探险家。“

会议室里的气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才还垂头丧气的博士们现在眼中闪闪发光。

沮丧和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干劲和斗志。

“立刻开始数据重整。“

李赫开始分配具体任务。

“材料组负责重新分析所有样品的微观结构。工艺组负责整理所有工艺参数。计算组负责建立数学模型。“

每个人都分到了明確的任务。

整个实验室重新忙碌起来。

但这一次的忙碌带著明確的目標和科学的方法。

他们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而是在用系统的方法绘製通往成功的地图。

夜幕降临,实验楼里依然灯火通明。

每一个办公室都传出忙碌的声音。

计算器的按键声、资料翻动的沙沙声、热烈討论的话语声,匯聚成一曲科研的交响乐。

李赫站在走廊的窗前,看著远处的夜景。

稀疏的路灯发出昏黄的光芒,工厂的烟囱冒著白烟。

这个时代的中国正在经歷巨大的变革。

而他们的实验室也在经歷著自己的变革。

从盲目的试错到科学的探索。

从沮丧的失败到有序的进步。

从寻找针到绘製地图。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仅適用於材料研究,也適用於整个国家的发展。

中国需要的不是盲目的追赶,而是科学的规划。

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系统的创新。

李赫收回目光,重新走向实验室。

地图正在绘製中。

答案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待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