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临行前的嘱託与京城初印象(2/2)

灯光下,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动。

“那里……是首都。”

她小声说。

“会不会……不回来了?”

那个年代,对於小地方的人来说,京城是一个遥远到近乎虚幻的名词。

它代表著机会,前途,也代表著一去不復返。

李赫看著她眼中的担忧,心中某个地方微微一软。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承诺。

他只是伸出手,轻轻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

“等我回来。”

三个字,清晰,篤定。

苏婉卿猛地抬起头,撞进他那双平静却深邃的眼眸里。

她的脸颊有些发烫,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

绿皮火车发出悠长的汽笛声,缓缓驶离站台。

李赫坐在靠窗的位置,和他同在一个隔间的是那位部委领导。

火车在铁轨上发出规律的“哐当”声,窗外的田野,村庄,和灰扑扑的小镇,都在飞速向后倒退。

这是一个尚未甦醒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八十年代的中国。

李赫的目光掠过窗外的一切,心中没有重生者的激动,也没有即將面见高层领导的紧张。

他的心境,如同这节平稳行驶的车厢,只有一种去完成一件既定任务的平静。

前一世,他也是在这个年纪,因为一项技术突破,第一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只是那一次,他是跟著老师,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助手。

而这一次,他是主角。

火车的轰鸣声,仿佛是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向前。

他不是在逆转时空,他只是提前登上了那趟驶向未来的列车。

二十多个小时后。

火车在一阵剧烈的顛簸和刺耳的剎车声中,缓缓停靠。

“旅客同志们,首都bj站,到了。”

广播里传来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

李赫隨著人流走下火车。

一股完全不同於红星厂所在小城的,混杂著人声,煤烟味与各种食物味道的喧囂气息,扑面而来。

巨大的穹顶之下,是涌动不息的人潮。

穿著蓝色、灰色、军绿色衣裤的人们,提著网兜,扛著麻袋,匯成一股奔流不息的洪流。

高大的廊柱,墙上“为人民服务”的巨幅標语,远处传来的自行车清脆的铃声。

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鲜活而充满衝击力的画卷。

李赫站在站台上,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能感受到空气中漂浮的那些无形的东西。

那是野心,是渴望,是信息,是这个国家心臟最剧烈的搏动。

“李赫同志,这边。”

部委领导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站台出口处,一个穿著崭新中山装的年轻人,举著一块写著“迎接红星机械厂李赫同志”的牌子。

年轻人快步走过来,先向部委领导敬了个礼,然后转向李赫,伸出了双手。

他的脸上带著一种克制的,恰到好处的恭敬。

“李总工,您好。我是部委办公厅的小张,奉命来接您。”

一声“李总工”,清晰地传入李赫的耳朵。

这个称呼的转变,意味著他的身份,已经从一个工厂的技术员,正式进入了国家级项目的核心圈层。

李赫与他握了握手。

“辛苦了。”

小张引著他们,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了一辆停在站前广场的黑色“上海”牌轿车旁。

这在当时,是普通人难以想像的待遇。

车子平稳地驶上宽阔的长安街。

李赫看著窗外,高大的建筑,整齐的白杨树,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洪流。

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样子,既熟悉,又陌生。

“李总工,领导们对您的『原位反应烧结』技术,非常重视。”

小张一边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看著李赫,语气里带著一丝探寻。

“听说,您只用了我们国產的普通原料,就做出了远超西方进口材料的性能?”

“这在京城这边,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李赫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正落在不远处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楼上。

那里,將是未来京城的地標之一。

他知道,这次京城之行,不仅仅是一次匯报。

它將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场真正属於他的,引领整个中国工业砥礪前行的风暴,將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