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尘埃落定!来自省城的丰厚奖赏(2/2)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台下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发自內心的敬佩。

这是他应得的。

李赫在万眾瞩目中,走上了主席台。

他从杨卫东手里,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装著五千块现金的大信封。

他没有看那笔巨款,只是拿起了话筒。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这笔奖金,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宣布,將我的个人奖金,全部併入项目组奖金池,由所有参与了这场战斗的师傅们,兄弟们,共同分配。”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

五千块,说不要就不要了?

就连主席台上的刘厅长,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杨卫东看著李赫,眼神里满是欣慰和讚许。

李赫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

那些陪著他熬过一个个通宵的老师傅。

那些跟著他衝进废旧车间的年轻工人。

“我只提一个要求。”

“项目组的奖金,必须拿出一部分,单独奖励给何师傅。”

“没有他,我们找不到那批来自东德的漆包线。没有他,我们挺不过那个最黑暗的夜晚。”

人群中,那个一直缩在角落里,患有严重气喘病的老电工何师傅,浑身一震。

他抬起头,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周围的工友,自发地给他让开了一条路。

李赫在台上,对著何师傅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哗啦——

这一次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更加持久。

如果说,之前的李赫,是用技术征服了他们。

那么这一刻,他用自己的人格,贏得了所有人的心。

……

表彰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

李赫揣著自己分到的三百块钱,去了市里的邮局。

八十年代的邮局,有著高高的绿色柜檯。

空气里混杂著油墨,浆糊还有老旧纸张的味道。

李赫走到匯款柜檯前,从穿著蓝色工作服,一脸严肃的工作人员手里,要了一张匯款单。

他趴在柜檯上,一笔一划,认真地填写著。

收款人姓名:苏婉卿。

地址:省城大学材料物理系。

匯款金额:贰佰元整。

这笔钱,足够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开销了。

办完匯款,他又去了旁边的柜檯。

“同志,麻烦拿一下那支英雄100。”

那是一支经典的英雄金笔,暗红色的笔桿,金色的笔尖,在柜檯的玻璃下,显得格外珍贵。

售价,二十八元。

几乎是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李赫付了钱,將钢笔小心翼翼地包好。

他又买了一个信封,一张信纸。

靠在邮局的窗边,他拧开笔帽,蘸了蘸墨水。

崭新的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流畅而有力的字跡。

“婉卿,见字如面。”

“项目成功了,一切顺利,勿念。”

“隨信匯去二百元,解你燃眉之急。我知道你的脾气,但这並非施捨,而是投资。投资一位未来中国最顶尖的材料学专家,我觉得很值。”

“另,赠你钢笔一支。好笔,当配才女。望你安心学业,勿再为生计所困,早日学成,报效国家。”

“期待你的回信。”

落款,李赫。

他將信纸折好,连同那支崭新的钢笔,一起装进信封,封上口,投进了绿色的邮筒里。

做完这一切,他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

接下来的半个月,红星厂热火朝天。

五十万的专项资金到帐,杨卫东的腰杆彻底硬了起来。

他第一时间就组织人马,开始对七號车间进行彻底的改造,准备筹建国內第一条陶瓷轴承生產线。

李赫也搬进了新家。

两室一厅,水泥地面,白石灰墙,虽然简陋,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居所。

他成了厂里的技术顾问,不用每天去车间打卡,有了更多属於自己的时间。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整理前世的记忆上。

从陶瓷材料,到精密工具机,再到工业软体。

他写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

秦主任那天的话,始终悬在他的心头。

他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