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釜底抽薪!安全检查组驾到!(2/2)

钱卫国转过身,一脸的无辜和委屈。

“杨厂长,你可千万別误会。我也是为了厂里好,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王科长是国防工科局主管安全生產的专家,我请他来,是帮我们排查隱患,这是对项目负责,对同志们负责啊!”

一顶“负责”的大帽子扣下来,堵得杨卫东胸口发闷,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王科长没理会他们之间的官司,推开挡在前面的刘全,径直走进了七號车间。

两个跟在他身后的年轻干事,立刻打开手里的文件夹和笔记本,准备记录。

张远和刘明看到这阵仗,腿肚子当场就软了。

手里的扳手和本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完了。

这是来抄家的。

王科长的视线扫过整个车间,当他看到那座还在散发余温的土炉子,以及墙上掛著的,用破木板和各种废旧零件拼凑起来的配电盘时,那张本就严肃的脸,彻底黑了。

“胡闹!”

“简直是胡闹!”

他指著那盘根错节的电线。

“这就是你们搞的技术攻关?连最基本的安全规程都不遵守吗?出了事谁负责?”

钱卫国的脸上,终於露出了得意的笑。

成了。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就在张远和刘明脸色惨白,杨卫东心沉谷底的时候,李赫从水压机后面走了出来。

他用一块油布不紧不慢地擦著手上的黑油,脸上没有半分慌乱。

他甚至还笑了笑。

“欢迎各位领导来检查指导我们的工作!”

他的声音洪亮,態度热情得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们正准备进行投產前的安全自查呢,您几位来得太及时了!正好帮我们这些晚辈把把关,挑挑毛病!”

王科长准备好的一肚子训斥,硬生生被这句话给顶了回去,不上不下,噎得难受。

李赫不给他发作的机会,直接走到了那个简陋的配电盘前,主动当起了讲解员。

“王科长,您看,这套温控系统,是我们自己琢磨的。”

“您可能觉得它接线乱,但其实每一路都有它的安全考量。”

他指著一个老旧的交流接触器。

“这是主加热迴路的控制器。它的线圈电源,並不是直接来自温控仪表。”

他又指著旁边一个更小的继电器。

“而是通过这个中间继电器来控制。温控仪表只负责驱动这个小功率的继电器,再由继电器去控制大功率的接触器。这样,就绝对不会因为电流过大,烧毁温控仪表的精密触点。”

王科长那张刻板的脸,微微动了一下。

李赫又指向配电盘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从旧收音机上拆下来的小型变压器。

“而且,您看这里。整个控制迴路,包括所有的继电器和仪表,都是由这个小变压器提供的12伏安全电压供电。”

“它和380伏的加热主电路,是完全物理隔离的。”

“这样,就算操作人员在调试时不小心碰到了控制线路,也绝对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李赫的声音清晰沉稳。

他说的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工厂对“安全”的理解。

那不是简单的“能用就行”。

那是一种系统性的,把所有潜在风险都提前堵死的安全设计理念。

王科长脸上的寒霜,不知不觉间开始融化。

他从一个来找茬的审查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技术交流者。

“那你这个过载保护是怎么考虑的?”他忍不住问。

“在这里。”李赫指著一个同样老旧的热继电器,“除了常规的空气开关,我还串联了一个热继电器。一旦电流持续异常,它会比空气开关更早地切断控制迴路的电源,实现双重保险。”

王科长彻底不说话了。

他带来的两个年轻干事,已经不是在记录问题,而是在飞快地记笔记,似乎想把这套闻所未闻的设计思路偷学下来。

钱卫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刘全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这剧本不对啊!

王科长沉默了片刻,最后点了点头。

“小同志,你这套电路……很有想法。非常……周全。”

这是他走进这个车间后,说出的第一句肯定的话。

杨卫东紧握的拳头,悄悄鬆开了。

张远和刘明看著李赫的背影,熄灭的火苗又重新在心里燃了起来。

然而,王科长的视线,最终还是落在了那台沉默的钢铁巨兽上。

他脸上刚刚浮现的那一丝欣赏,瞬间又被职业性的严肃所取代。

他走过去,用手在那锈跡斑斑的巨大油缸上重重地敲了敲。

“咚——”

沉闷的声音,让所有人的心都跟著一跳。

“电气部分,你过关了。”

王科长看著李赫,一字一句地开口。

“但是,这个东西,是高压设备。”

“我问你,它的压力表在哪里?经过计量部门校验的精密压力表。”

车间里一片死寂。

“它的安全泄压阀在哪里?当压力超过设计极限时,能瞬间释放压力的保护装置。”

王科长的声音,一句比一句严厉。

“没有!什么都没有!”

“小同志,你的电控设计得再好,也挡不住这东西因为超压而爆炸!到时候,它就不是机器,是一颗几百吨重的炸弹!”

他猛地转过身,面对著脸色发白的杨卫东,下了最后的通牒。

“杨厂长,我今天把话撂在这儿。”

“没有装上合格的压力表和安全阀,这台水压机,绝对不允许通电启动!”

“如果我下次来,发现它被违规操作过,我不止要给你们厂下罚单,还要立刻给这个车间贴上封条!所有后果,你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