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万事开头难,反派的第一刀!(1/2)

七號车间的铁门在身后“吱嘎”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所有的议论和视线。

门內,是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要造陶瓷轴承,第一步,就是改造这座炉子。”

他指著那座黑洞洞的土炉。

“它现在只能烧砖,我们要让它能烧出高精密陶瓷。”

张远和刘明两个徒弟凑了过来,脸上带著一丝被李赫的行动感染而生出的好奇。

“怎么改?”

李赫捡起一根铁条,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画了起来。

“首先,炉膛要重新修补,密封性必须保证。需要耐火水泥。”

“其次,要能精確升温。原有的煤炭加热肯定不行,热量不均匀。我们需要电加热,要用到镍铬电阻丝。”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温度控制。没有热电偶,没有温控表,烧出来的就是一堆废品。”

他每说一样,两个徒弟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东西,在八十年代的內地小厂,每一样都是精贵物资。

李赫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和一支笔。

他刷刷点点,很快列出了一张清单。

清单很简单,只有三样东西:耐火水泥二十公斤,0.5毫米规格镍铬电阻丝五十米,还有一套最简易的指针式温度控制器。

他把清单递给张远。

“小张,你拿著这个,去一趟物资科。”

“就说是我说的,七號车间项目领用。”

张远接过那张薄薄的纸条,感觉手心沉甸甸的。

他看著李赫平静的脸,用力点了点头。

“好嘞,李工,我马上去!”

他转身跑出车间,脚步里带著一丝被委以重任的兴奋。

刘明看著张远的背影,有些羡慕,也有些担心。

“李工,物资科那边……好说话吗?”

李赫没说话,只是走到那堆被他们清理到角落的废旧变压器旁边,蹲下身,开始研究上面的铭牌和接线。

……

红星厂的物资科,设在一栋两层小红楼的一楼。

科长叫孙建国,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头髮梳得一丝不苟,白衬衫的领口扣得紧紧的,胳膊上还戴著一副蓝布袖套。

他的办公室里,一尘不染,文件分门別类地码放得整整齐齐。

桌上的搪瓷茶缸里,泡著从自己家带来的茉莉茶,整个屋子都飘著一股淡淡的茶香。

张远捏著那张申请单,站在孙建国办公桌前,心里有些打鼓。

“孙科长……”

孙建国抬起眼皮,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镜,在那身沾满灰尘的工装上扫了一下。

“什么事?”

“我是七號车间的,李工让我来领点材料。”

张远把那张写著字的纸条,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孙建国接过来,只扫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七號车间?”

他的语气里带著明显的疑问。

“那个车间不是早就封了吗?”

“是……是杨厂长特批的,给李工做……做新项目用的。”

张远的声音越来越小。

“新项目?”

孙建国把申请单往桌上一扔,身体向后靠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前。

“就是那个要在全省面前丟人现眼的『陶瓷轴承』项目?”

他的话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小石头一样,砸在张远心上。

办公室里其他几个办事员,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朝这边看了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看热闹的表情。

张远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从脸颊一直红到脖子根。

“孙科长,我们……”

“你不用说了。”

孙建国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小同志,我不管你们厂长是怎么批的,也不管那个李工是怎么想的。”

“我只知道,我这里是物资科,厂里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两水泥,从我这里出去,都得有计划,有章程。”

他拿起桌上的一本厚厚的台帐,用手指敲了敲。

“厂里这个季度的生產任务很紧张,所有材料都要优先保障一线车间。你们那个项目,计划报上来了吗?分管生產的钱副厂长签字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