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惊天豪赌,我愿立下军令状!(1/2)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刚才还沸反盈天的斥责和嘲笑,瞬间消失得一乾二净。
所有人都僵住了,直勾勾地盯著台上那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一时间,竟忘了该如何呼吸。
军令状?
他竟然敢提这三个字。
在这个年代,这三个字的分量,能直接压断一个人的脊梁骨,毁掉一辈子的前途。
死寂中,第一机械厂的席位上,有人嗤笑出声。
是总工程师陈实。
他慢悠悠地站起来,平日里那份老专家的沉稳派头不见了,脸上只剩下被冒犯的讥讽。
“一个月?”
陈工的调子拖得很长,充满了嘲弄。
“年轻人,我该说你勇气可嘉呢,还是该说你无知者无畏?”
他猛地转向主席台,音量陡然拔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这是对科学的公然褻瀆!”
“我只问几个问题。”
“烧结高精密陶瓷,需要真空烧结炉,温度、压力、气氛,哪一个不需要精確控制?”
“製备高纯度的氮化硅粉末,要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研磨陶瓷,得用金刚石磨具!”
“这些东西,我们南江省有吗?全中国,又能找出几台来?”
他每问一句,声音就更响亮一分,最后,他猛地扭头,手指几乎要戳到李赫的脸上。
“你告诉我,你拿什么做?用烧砖的土窑去烧?还是用车间的破砂轮去磨?”
“这不是变戏法!这是科学!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工业製造!”
“別说一个月!就算给你一年,给你十年!没有这个工业基础,你连一块合格的陶瓷片都做不出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陈工这番话,把所有人都问住了。
是啊,设备呢?条件呢?
刚刚被李赫气势压下去的会场,再次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陈工说的才是实话!没有设备,谈什么都是空的!”
“这小子就是个二愣子,闭口不谈製造条件,纯粹是瞎胡闹!”
“拿省重点项目开玩笑,疯了!”
角落里,钱卫国端起茶缸,慢条斯理地吹了吹茶叶末,嘴角那丝得意的弧度再也藏不住。
他要的就是这个场面。
他要亲眼看著李赫被批倒、批臭,看著杨卫东跟著一起,成为全省工业系统最大的笑话。
杨卫东的脸,彻底没了血色,一片死灰。
陈工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砸碎了他心里最后那点侥倖。
那些设备,別说红星厂,整个南江省都拿不出来。
这是现实。
是无法反驳,无法逾越的铁壁。
他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乾了,后背的衬衫冰凉一片,全是冷汗。
主席台上,副厅长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军方代表,却发现周海峰处长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饶有兴致地看著台上的李赫,一言不发。
这下他更难办了。
他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准备强行结束这场荒唐的闹剧。
就在副厅长即將开口的瞬间。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倒是对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很感兴趣。”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场的嘈杂瞬间平息。
说话的,是军方代表,周海峰处长。
他腰杆挺得笔直,身上那股干练利落的气质,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闭上了嘴。
周海峰扫了一眼满脸怒容的陈工,又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杨卫东,最后把注意力放回李赫身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嘛。”
这句话在当时分量极重,从他口中说出,更是掷地有声。
“理论上走不通的路,不代表实践中就一定闯不过去。”
“我们部队搞装备,这种事见得多了。外国专家说不行,书本上写著不行,最后怎么样?不还是被咱们自己的技术员,用土办法给搞出来了?”
这番话,让正要开口的副厅长,默默地把举到嘴边的话筒又放了下去。
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一边是条条框框的科学体系。
另一边,是国家不计代价也要拿出成果的迫切需求。
李赫的心臟,猛地跳动了一下,他知道是周处长给他爭取来机会了。
这次的机会,他必须抓住。
他迎著全场或怀疑或震惊的注视,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还要清晰。
“我刚才说的军令状,依然有效。”
“我再补充几条具体的赌约。”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比耐高温。一个月后,现场实测。我的陶瓷轴承样品,如果耐温性能比不过第一机械厂的钢轴承,算我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