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定一生,他的未来我跟定了!(1/2)
赵明逃也似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刺眼的阳光里。
屋子里那股焦灼紧绷的气味,好像被他一同带走了。
剩下的,是长久的,几乎让人耳鸣的寂静。
王德发那句“军区总院呼吸科的刘主任”,还在空气里盘旋,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王秀兰的心上。
军区总院。
刘主任。
这两个词,对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代表著一种遥不可及的权威。
那不是赵明口中那个虚无縹緲,需要用钱和人情去堆砌的“协和专家”。
那是实实在在,能救命的希望。
王秀兰的身体不再发抖了。
她扶著门框的手慢慢鬆开,视线从门口收回,落在了屋子中央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她的目光很复杂。
先是震惊。
然后是巨大的,几乎让她虚脱的狂喜。
紧接著,一股滚烫的愧疚涌了上来,烧得她脸颊发烫。
她想起了自己之前的怀疑,想起了自己对赵明那些话的动摇,甚至想起了自己心里对李赫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埋怨。
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手狠狠揪住,又酸又疼。
这个年轻人,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出现。
他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丝炫耀。
他只是默默地,用他自己的方式,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把所有砸向这个家的风雨,都一个人扛了下来。
王德发看著屋里的情形,知道自己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是个有眼力见的人。
他对著李赫重重地点了点头,又朝病床上的苏建国和王秀兰母女俩投去一个充满善意的眼神。
“李工,苏家大姐,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厂里还有一堆事等著处理,我们就先回去了。”
“您什么时候有空,隨时回厂里指导工作!”
说完,他带著孙全海和几个工人,郑重地將那块烫金的牌匾靠墙放好,然后转身,带著满身的煤灰与敬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吱呀一声。
房门被轻轻关上。
屋子里,又恢復了安静。
但这一次的安静,不再压抑。
空气里,瀰漫著一种劫后余生的安寧,还有一种淡淡的木头和金漆的味道。
王秀兰的嘴唇哆嗦著,她一步一步走到李赫面前,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是被堵住了,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最终,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两个字。
“孩子……”
她的声音带著浓重的鼻音,眼眶瞬间就红了。
李赫看著她,这个为家庭操碎了心的中年女人,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轻鬆的表情。
他没有多说安慰的话。
他只是转身,从八仙桌上拿起那个厚实的牛皮纸信封。
那个曾经被赵明轻蔑敲击,被所有人质疑的信封。
他將信封郑重地递到王秀兰面前。
“阿姨,这笔钱您收好。”
“先给叔叔调理身体,剩下的,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信封很沉。
王秀兰伸出手,却感觉那双手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
她的视线落在那叠厚厚的纸幣上,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砸了下来。
这不是钱。
这是她丈夫的命,是她女儿的未来,是这个家的尊严。
苏婉卿走上前,扶住自己母亲微微颤抖的肩膀。
她的眼睛也是红的,但里面,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和坚定。
她看著李赫,看著他平静的脸,看著他身上那件还沾著油污的工装。
这个身影,在这一刻,与她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只存在於记忆里的少年,彻底重合了。
不。
眼前的他,更加真实,更加坚实,更加让她心安。
“李赫……”
病床上传来一个虚弱但清晰的声音。
是苏建国。
他挣扎著,想要坐起来。
李赫快步走过去,轻轻按住他的肩膀。
“叔叔,您躺好。”
苏建国的脸色依旧蜡黄,但他的眼睛里,却闪烁著一种李赫非常熟悉的光。
那是一个老技术工人,看到真正顶尖技术时,才会有的光。
是欣赏,是激动,是找到了同类的欣慰。
他没有提钱,也没有提那个军区总院的刘主任。
他反手,紧紧抓住了李赫的手。
他的手很乾瘦,但力气却出奇地大。
“好小子……”
苏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字字鏗鏘。
“我听婉卿说过你,在红星厂,搞技术革新。”
“我原先还以为,是年轻人好高騖远。”
“今天我才知道,我小看你了。”
他喘了口气,眼睛里的光更亮了。
“救活一个水泵厂,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你让那些工人,重新挺起了腰杆子!”
“你让他们知道了,咱们工人,咱们中国的技术员,靠自己的手艺,一样能做出世界顶尖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